
(三)以災后維修重建為契機,加強直管公房管理。
一是直管公房災后恢復重建維修工作。按照《甘谷縣城區居民住房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在2010年直管公房維修的基礎上,今年從嚴格工作程序、加快工作進度、完善檔案資料入手,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全面完成了直管公房災后維修工作任務,確保了租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有效維護了租住戶的合法權益。
二是重視群眾來信來訪。針對原房主多年來纏訴上訪要求退回私改房屋的案件和串租、搶占公房等問題,局里確定專人,由分管領導負責,對直管公房管理中歷年遺留的突出問題,通過查閱相關文件,查找歷史檔案資料,對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一時難以解決的,耐心細致地講解政策,勸說開導,化解了矛盾糾紛6起,接待來信來訪4件,均答復滿意,贏得了住戶的理解和支持,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認真貫徹《房屋登記辦法》,強化產權產籍管理。
一是進一步強化產權產籍管理。根據《房屋登記辦法》和《簡化房地產交易與房屋登記程序指導意見》,推行首問責任制、延時辦證和錯證追究等措施和辦法,在房產交易中心大廳設立“咨詢服務臺”,不斷規范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強化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水平。元至六月份,共完成各類房屋權屬登記與交易470件,登記面積10.32萬平方米。其中:商品房初始登記196件,登記面積2.22萬平方米;二手房轉移登記40件,登記面積0.32萬平方米;自建房屋登記33件,登記面積1.37萬平方米;換(補)發新證10件,登記面積0.1萬平方米;宗教用房和房改房登記24件,登記面積2.33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28件,登記面積0.23萬平方米;房地產抵押登記139件,抵押面積3.75萬平方米,抵押金額9068.31萬元,房地產抵押業務持續增長。協征營業稅108萬元、代征契稅82萬元,“兩稅”共計完成 190萬元,占全年“兩稅”360萬元任務的52.78%,“兩稅”任務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
二是不斷提升檔案管理水平。按照《房產登記辦法》的要求,不斷強化業務人員培訓,健全完善房地產信息系統,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實現了房地產管理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為社會公眾提供了優質服務。
三是進一步擴大業務范圍。針對產權登記多元化、房地產交易主體范圍擴大的特點,今年新增了廉租房、經適房、宗教場所等產權登記新業務。積極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合作聯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共同協作,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擴大信貸抵押業務范圍,使全縣房產抵押業務量不斷增加,對刺激住房消費,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住房保障工作全面迅速推進
2011年,甘谷縣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和縣政府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是:發放租賃補貼
2486戶;完成歷年續建廉租住房2480套;新建限價商品住房435套;新建經濟適用住房200套;新建公共租賃住房33套;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69戶。
(一)廉租住房租賃補貼。今年計劃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2486戶,新增對越參戰復轉軍人34戶。目前,已對2627戶廉租住房保障家庭,8149人,發放前半年廉租住房租賃補貼306萬元。同時,全縣所有廉租住戶信息都實現了聯網,具備了動態跟蹤、資料匯總、分析統計等功能,實現了全縣城鎮廉租住房檔案管理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
(二)康苑小區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項目。康苑小區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設項目是第一批中央擴大內需投資項目,總投資1300萬元,總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其中經濟適用住房5000平方米,廉租住房5000平方米。項目建設已完工,廉租住房實物配售嚴格按照廉租住房申請、審核、公示等程序,通過公開搖號對康苑小區100套廉租住房全部落實到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70戶家庭已入住。
(三)楊場安居小區廉租住房項目。楊場安居小區廉租住房項目屬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項目,地址大像山鎮楊場村,建設用地40畝,總建筑面積53000平方米,19棟,1060套,計劃總投資7420萬元。該工程于2010年11月開工建設。目前主體封頂3棟,9278平方米,180套;主體階段施工11棟,27184平方米,547套;施工前準備、臨設5棟,16623平方米,333套。項目到位資金3935.47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2650萬元,中央預算內追加補助979.65萬元,省上以獎代補91.62萬元,市上補助214.2萬元。縣政府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300萬元,地方性政府債券配套225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3306萬元。
(四)五里鋪安居小區廉租住房項目。五里鋪安居小區廉租住房項目屬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項目,地址五里鋪像山公園東南角,建設用地50畝,總建筑面積66000平方米,16棟,1320套,計劃總投資9240萬元。該工程于2010年11月開工建設。目前地下基礎梁柱澆筑4棟,15597平方米,312套;基礎開挖換填3棟,15597平方米,312套;施工前準備、臨設9棟,35523平方米,696套。已到位資金4871.14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3300萬元,中央預算內追加補助1197.35萬元,省上以獎代補111.99萬元,市上補助261.8萬元。縣政府在年度財政預算中安排300萬元,地方性政府債券配套275萬元,投入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費7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710萬元。
(五)楊場安居小區限價商品住房項目。楊場安居小區限價商品房項目,選址甘谷縣康莊東路楊場村楊場安居小區,建設用地8.1畝,計劃建設框架結構十一層住宅樓兩棟,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180套,總投資約3960萬元。該項目已完成可研、勘查、設計等前期工作。目前正在施工圖審查,即將進入招投標階段,預計8月中旬可開工建設。
(六)西城金港小區保障性住房項目。西城金港小區保障性住房項目,選址甘谷縣城西區楊趙高速公路出口南側,建設用地30.75畝,總建筑面積46790平方米,468套,總投資約9358萬元。其中:建設限價商品住房25986平方米,284套;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1917平方米,148套;建設公共租賃住房2483平方米,36套。目前,已完成“三通一平”、用地規劃、方案設計和可研等項目前期工作,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預計8月底可開工建設。
(七)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根據《天水市關于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天水市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按照拆一還一、超面積建設按成本價出售的原則,今年對新興鎮姚莊西路原油墨廠69戶職工棚戶區進行改造。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拆遷,“三通一平”和修筑圍墻等工作。已進入主體四層施工階段。

三、城區居民災后恢復重建即將完成
全縣城區居民住房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涉及維修重建共1164
戶,58258平方米,其中: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302戶,15151平方米;一般性損壞房屋862戶,43107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725.2萬元(涉及拆除重建資金755萬元,自籌資金453萬元;維修資金517.2萬元),其中:省財政下撥1272.2萬元,居民自籌資金453萬元。
城區居民住房災后恢復重建維修工程項目數862個已全部完工驗收,維修補助資金517.2萬元已全部發放到戶。重建工程項目任務數302戶,已完工158戶,重建資金395萬元已全部發放到戶。其余144戶重建戶,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第一批30%的補助資金108萬元已發放到戶,第二批50%的補助資金180萬元近期準備下發到戶,其余20%的補助資金72萬元待工程完工驗收后下發。預計7月中旬城區居民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任務將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