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至7月1日,甘谷縣委書記賈忠慧,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衡彬,縣委副書記、縣長申君明,縣政協主席王璽卿帶領各鄉鎮黨委書記、部分村黨支部書記、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及縣雙聯辦相關組室負責人,赴宕昌縣學習考察“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開展情況。縣委常委、紀委書記令建民,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尚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董珺,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建國,副縣長王清陪同考察。

考察團一行在宕昌縣人常委會主任陳社忠、縣政協主席孫書誠、縣委副書記賈永文的陪同下,深入宕昌縣阿塢鄉麻界村500畝地膜蠶豆示范點、村道硬化、養殖場、堤路建設、便民橋、五保家園、文化舞臺、衛生所、文化室、文化廣場、危房改建、麻界小學等地參觀考察。在實地參觀、查看資料、聽取匯報后,考察團對麻界村“雙聯”活動開展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

麻界村位于宕昌縣西北部,距縣城43公里,全村有5個村民小組,共219戶975人,耕地面積2080畝,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80元,屬典型貧困村。麻界村地處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交界處,屬高寒陰濕地區,是宕昌縣比較貧窮的村子之一“雙聯”活動開展以來,在省委副書記歐陽堅和省廳有關單位幫扶下,該村修建硬化了村內道路,新建了文化廣場、醫務室、河堤、便民橋、養殖小區等,使麻界村的干部群眾建設面貌有了很大的提升,村容村貌有了較大的改觀,群眾生活習慣明顯改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顯著增強,“雙聯”行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考察團一致認為,聯村聯戶行動開展以來,宕昌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發展思路進一步明晰,確定的產業符合實際,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基礎實施建設大手筆謀劃,強力度推進,高標準實施,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農民經合組織建設規范,帶動十分作用明顯。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兄弟縣的好做法、好經驗,把學到的東西及時帶回去,用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推動各自的工作深入開展。

賈忠慧強調,要正視問題,尋找差距與不足,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尤其做好“雙聯”點的村容村貌整頓、抓好軟件資料的完善,為“雙聯”工作的有力推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要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出重點,繼續優選細化幫扶計劃,積極落實幫扶措施,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切實將“雙聯”行動打造成讓群眾滿意的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要抓緊整理項目,尤其重點幫扶村要積極和省市聯系項目申報對接,結合本地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規劃,圍繞各自重點工作,做好項目申報。要加強“雙聯”工作的宣傳和典型培育,大力宣傳“雙聯”行動的創新舉措、重要成效和典型經驗,宣傳各級各界、各行各業開展幫聯活動的工作進展,引導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典型示范推動整體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考察團一行還來到宕昌縣哈達鋪鎮紅軍長征紀念館和毛澤東同志故居等地進行了參觀。
7月1日,考察團前往成縣拋沙鎮東羅村學習考察新農村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和文明長廊建設。
拋沙鎮東羅村轄4個村民小組,232戶849人,位于成縣以西6公里處,村內地域開闊,交通便利,產業發達,2011年人均純收入4952元。近年來,東羅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城郊新農村科學發展示范點為目標,以建設新農村“十二字方針”為標準,抓班子、育產業、強基礎、明村務、優環境、促和諧,使村風民風得到了極大改觀,新農村建設去得了重大進展。緊緊圍繞創建科學發展黨建綜合示范點,著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加強文明長廊建設,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全村呈現出團結一心抓發展、凝心聚力謀富裕的良好局面,為創建科學發展黨建綜合示范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考察團一致認為,今天我們來到成縣拋沙鎮東羅村學習,看了東羅村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和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確實不虛此行,值得學習。通過實地觀摩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對建設新農村重大意義的認識,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開闊,進一步明確了新農村建設的方向和目標。大家紛紛表示,我們將結合實際,有選擇地吸收應用,著力解決實際問題,迅速行動起來,掀起全縣新一輪新農村建設趕超比的建設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