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鎮:特色農業富民 項目推動強鎮
安遠川,天天下雨都嫌干……
安遠鎮地處甘谷縣北部干旱山區,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十分嚴酷。
作為不延邊、不靠海、資源貧乏的西北部邊遠鄉鎮,如何發展成為這些鄉鎮探索和思考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安遠鎮立足實際,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以大力發展雙壟溝、花牛蘋果為主的富民特色產業,積極協調項目夯實農業基礎條件的好路子,為全鎮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帶著問題,背著設備,“走基層•話發展”聯合采訪組,深入安遠鎮進行一線采訪活動。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由于受山多川少、干旱少雨的自然條件限制,農業成了全鎮發展的重點、也成了難點。如何夯實農業基礎,最終達到農業增效、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標,成了安遠黨政班子的首要問題。
鎮上以當地實際出發,大力發展以雙壟溝玉米為首的旱作農業,加強農業基建建設力度,今年剛入秋就推梯田、全面展開了秋覆膜工作。

(簡便好用的新型農機助力搶墑覆膜)
玉米是抗旱高產作物,在安遠鎮最合適不過了,近年來,安遠不斷引進優良玉米品種,大力推廣雙壟溝玉米種植。在安遠鎮菜子山村,今年的秋季梯田建設、秋季覆膜工作很早就展開了,這幾日,全村的男女老少個個下地干活,為的就是盡快完成今年的雙壟溝玉米覆膜。

(安遠鎮菜子山村支書王宗祥接受采訪)
安遠鎮菜子山村支書王宗祥對記者說,“我們安遠鎮菜子山村推了梯田是2000畝,計劃都是雙壟溝玉米,鋪地膜開始了20多天,已經完成了80%,計劃再有10天的時間就全部完成。”
為了盡快做好今年的秋季覆膜,鎮上專門組織了干部到各村蹲點提供技術培訓,幫助群眾聯系政府補貼地膜、化肥等農資。

(安遠鎮副鎮長張東在覆膜現場接受采訪)
安遠鎮副鎮長張東說道,“安遠鎮在這一次秋鋪膜過程中,鎮黨委、鎮政府相當重視,早安排、早部署,確定由鎮長帶領30多名干部到點上蹲點開展工作,組織鎮村兩級干部進村入戶,動員群眾預留地塊,開展技術培訓,注重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聯系地膜、化肥等農資,組織群眾整合勞力。”
不光種植玉米,以花牛為主的蘋果種植業也在安遠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在安遠鎮藺家店子村,蘋果已經成了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產業。

(安遠店子村支書牛庚有接受采訪)
安遠店子村支書牛庚有說,“我們全村主要是以蘋果為主,去外面打工的很少很少,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全村陸續小轎車買了有五六十輛了,真是日子越過越好了。”
安遠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馬國梁介紹,當地溫差大,蘋果樹愛長、果實品質好。目前,全鎮種植蘋果1萬多畝,已進入正產的達8000多畝,每年可產蘋果4000多萬斤,收入1.5億元。等全部果園正產后,每年的產量可達到近6000萬斤,收入2億元左右。全鎮戶均果品收入將達到2萬多元。

安遠鎮在不斷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還積極協調項目,夯實農業基礎條件,今年,安遠鎮通過項目推動新建沼氣127口,完成危舊房改造175戶,完成相關基礎設施建設25項,完成投資近2000萬元。
近年來,安遠鎮把農村沼氣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來抓,“年年爭沼氣,年年建沼氣”。全鎮2004年至今建成沼氣能源項目28村2197口,占全鎮農業總戶數的21%。成立了鎮沼氣協會1個,村級沼氣協會25個,后續服務網點9個,專職管護員1人,協管員27人,沼氣協會人員2070人。沼氣建設“建”“管”同步,協調推進。農村戶用沼氣已成為該鎮的一張名片。

(安遠董川書記王維平在新修的沼氣房前接受采訪)
安遠董川書記王維平說,“百姓做沼氣的積極性很高,今年鎮上給我村分配了10個,已經全部落到戶了,及早動手,爭取保質保量全部完成。”
安遠鎮地處干旱山區,海拔高度在1420—1890米之間,土質疏松,十年九旱。長期以來,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一直處于弱勢,使得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面臨更多困難和矛盾。散渡河從該鎮橫穿而過,直奔渭河,由于長期沖刷,造水土流失嚴重,北川、西城、南城、大城、河灣、鞏川、王馬等8村更為嚴重,已直接威脅著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