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奮進新時代時不我待,開啟新征程只爭朝夕。為了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從即日起,甘谷縣屬新聞網站開設《新發展.新氣象》專欄,通過邀請縣外媒體、組織縣內記者聚焦基層一線等方式,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當前各項重點工作,分行業分領域總結典型經驗做法,為匯聚起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實現新時代的新目標,開啟新時代的新征程,奮力書寫甘谷發展新篇章凝聚強大力量,唱響奮進凱歌!

自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甘谷縣西坪鎮以建設特色人文小鎮為目標,全力改善鄉村面貌,有力推動了環境整治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科學理念,聽了之后令我很受鼓舞和啟發。西坪有仰韻文化遺址,曾出土人面倪魚彩陶瓶。挖掘西坪的獨特歷史,打造人文西坪,保持環境的干凈舒適,創建全域無垃圾是根本。”西坪鎮黨委書記李旭暉說。
在西坪鎮垃圾回收點內,負責人張軍虎正在引導前來倒垃圾的村民張福成進行垃圾分類。他說:“我這兒收垃圾有要求,這邊大筐裝的是可回收利用的,那邊裝的是不可回收利用的,可回收利用的又分為金屬制品、塑料制品等好幾類……”聽完他的介紹,大家都為他細致入微的做法而點贊。“這次回收的廢品,我拉到金山鎮一趟就賣了40多塊錢。以前群眾把垃圾倒進溝里,破壞了生態環境。自從建起垃圾站,垃圾也變廢為寶了。”張福成樂呵呵地說。

“按照‘戶分類、組收集、村轉運、鎮處理’的垃圾總處理模式,村村設立垃圾填埋點和回收點,戶戶配備三箱一桶,保證垃圾有人收、有地方放、有辦法處理。”當談及垃圾處理的主要措施時,西坪鎮鎮長張登云說。
至目前,全鎮與326家商鋪3000余農戶簽訂了《門前四包責任書》,成立鎮村兩級環衛隊20多支,為打造人文西坪、特色小鎮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