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左)和波蘭總統科莫羅夫斯基(右)在華沙訪問空軍基地時發表講話。奧巴馬當天抵達華沙開始對波蘭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新華社發
近期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可謂大忙人一個,他馬不停蹄地一刻也閑不住。這不,剛剛結束亞洲4國行后,3日又趕場歐洲,并在波蘭宣布,美國將擴大在歐洲的軍事部署,呼吁本屆美國國會為此批準10億美元款項,并一再重申美國的安全承諾。
與剛剛在亞洲玩弄的手法一樣,奧巴馬此次歐洲之行再次以“地區和平維護者”形象自居。然而,這種假象猶如糊窗之紙,一戳即破。
明眼人不難看出,奧巴馬作出的所謂安全承諾無疑是給當前異常灼熱的歐洲時勢又澆上的一桶油。早在去年底,奧巴馬政府便處心積慮地積極介入烏克蘭局勢,暗地里推動烏局勢發生巨變,以致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國家核心利益,這招致后者的強硬反擊。今日,烏克蘭人民遭受的深重困難,奧巴馬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責任。
大洋彼岸陷入困境,卻有利于美國的“回歸”。冷戰結束后,隨著歐洲安全局勢的逐漸改善,以及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大跨步推進,美國主導的北約逐漸失去了往昔的影響力。但烏克蘭局勢的驟然惡化及其引發的鄰國的安全焦慮,給美國及北約的干預提供了難得的良機。就在奧巴馬歐洲發表講話的同一天,北約防長會議同意加強北約的集體防御,增加波羅的海、黑海和地中海地區的空中和海上巡邏,舉行更多的軍事演習和訓練。這無疑將引發歐洲安全局勢的惡性循環。
同一個始作俑者,亞歐兩地的“劇本”是如此地雷同。奧巴馬政府明里暗里挑起沖突,唯恐天下不亂;而待矛盾激化后,它再扮演平衡手、和平維護者的角色,輔以干預,最后終于撕下其畫皮,歇斯底里地迸發出“美國又回來了”喊叫……
然而,對于這一切孽債,美國可以毫不羞澀、毫無顧忌地將責任推卸得一干二凈,再堂而皇之地退縮到大洋彼岸。而承受的則是亞歐國家,它們承受的不僅僅是深重的苦難,而且甚至是鮮血和生命的巨大代價。
亞歐國家數量眾多,歷史和現實矛盾也較多。正因為如此,維護穩定、和平合作、共同發展才是長治久安之道,零和博弈下的冷戰思維帶來的只能是無休止的紛爭與沖突。
顧及于此,奧巴馬先生,您不妨還是稍稍消停一下的好!這,不僅有利于歐亞國家,恐或亦有益于美國自身。(文/劉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