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地區“閃電”宣布停火
雙方達成停止進攻、交換戰俘等協議,談判當天下午即開始停火,普京此前提出解決危機建議

4日,烏克蘭東部,一輛“身份不明”的軍車被炮火擊中燃燒。在烏東部局勢惡化之際,烏政府軍與民間武裝一天之內便談判決定停火。
5日,已經持續數月的烏克蘭東部戰火突然出現“戲劇性”轉折,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解決危機的7點建議后,烏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很快達成停火協議,雙方將停止進攻,并無條件交換戰俘。
普京“建議”緩和局勢
普京是3日在蒙古國訪問時提出“7點建議”的,這些建議包括“烏政府軍和民間武裝停止進攻性軍事行動”、“政府軍撤退至一定安全距離,以避免政府軍炮火對烏東部居民點造成破壞”;“沖突雙方應創造條件以保證國際社會對烏東部停火局勢進行全面和客觀監控”等。
在普京提出這些建議前,烏克蘭東部局勢正滑向“大規模俄烏戰爭”的危險。盡管俄方堅決否認,但烏克蘭政府一直指責俄軍已經進入烏境內作戰,并協助民間武裝接連擊敗政府軍,將戰線從東部擴展至東南部。烏政府軍也宣布,接下來將開啟“防御俄羅斯”的戰爭。
而在北約方面,這一國際軍事組織也準備在英國召開的首腦峰會上“團結應對”俄羅斯。烏克蘭局勢一時間充滿了“火藥味”。
但是,在普京提出“7點建議”后,局勢很快轉向緩和。
4日,烏克蘭民間武裝領導人表示,如果烏克蘭當局簽署政治解決沖突計劃,他們準備下令停火。同一天,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也宣布,如果政府軍與民間武裝能在5日舉行談判,他將下令停火。他此前一天還與普京電話交談,討論烏克蘭局勢。
俄大使參與停火談判
5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在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下,烏克蘭政府代表、烏民間武裝“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歐安組織代表及俄羅斯駐烏大使“四方”如約坐到談判桌前。談判迅速取得進展,并于當日簽署停火協議。
據英國媒體報道,停火協議的內容與普京此前提出的“7點建議”大致相同,包括雙方停止進攻性軍事行動,進行國際性停火監督,無條件交換戰俘及開辟人道主義救援走廊等。雙方宣布,將在5日下午18點開始停火。
民間武裝不放棄分裂
在停火協議簽署后,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第一時間發表講話,承諾將“竭盡所能”結束烏東部的流血。而民間武裝方面則表示,雖然停火協議達成,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已經放棄脫離烏克蘭的政策。
當天晚些時候,“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副總理普爾金的新聞秘書對俄媒體稱,民間武裝方面會遵守在明斯克簽署的停火協議,“但烏克蘭軍方哪怕是開一槍挑釁,那么停火協議也會被立即取消。”(李婷婷)
戰況
談判開始前戰事激烈
政府軍和民間武裝激烈攻防海濱重鎮
停火談判開始前,海濱重鎮馬里烏波爾附近仍在激戰。
位于亞速海沿岸的馬里烏波爾5日炮聲激烈。烏克蘭政府方面稱,民間武裝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按照美聯社記者的說法,炮聲來自多個方向,顯示民間武裝已經部分包圍這座港口城市,正在試探政府軍方面的防御。民間武裝一旦奪取馬里烏波爾,就有望打通一條沿亞速海海岸通往克里米亞的走廊。
“馬里烏波爾是戰略要地,”支持烏克蘭政府的民兵組織“亞速營”一名成員說,“失去它,我們就可能失去整個海岸線乃至整個烏克蘭南部。”另一名成員稱,當地局勢“非常緊張”,馬里烏波爾城外有敵方5輛坦克以及裝甲車輛和軍用卡車。
“亞速營”指揮官安德烈·別列斯基和馬里烏波爾市長尤里·霍特盧別伊說,政府軍方面已經獲得炮兵支援。
民間武裝當天聲稱已經進入馬里烏波爾市區,烏克蘭軍方稍后否認,稱擊退民間武裝進攻,馬里烏波爾局勢“平靜”。
在另一座東部重鎮頓涅茨克市,政府軍控制的機場地區也傳出炮聲。當地政府說,5名平民在通宵炮擊中死亡,9人受傷。新華社專稿
懸疑
兩千俄軍在烏身亡?
俄否認向烏派兵;俄媒體報道俄士兵葬禮
烏克蘭軍方發言人李森科5日宣稱,迄今大約2000名俄士兵在烏東部戰事中死亡,將近900名烏克蘭軍人陣亡。這一消息暫時無法得到第三方證實,據聯合國統計,烏東部沖突自4月以來導致2600多人死亡。
當天在明斯克的停火談判開始后不久,烏總理亞采紐克在內閣會議上稱,要維持停火,俄羅斯必須撤回所有在烏克蘭境內的“部隊”。
俄政府否認向烏境內派兵或向民間武裝提供軍火,不過承認一些俄羅斯籍“志愿者”在烏作戰。俄“第一頻道”電視臺4日報道了一名在烏戰死的俄空降兵的葬禮。這家國有媒體說,這名士兵28歲,“休假”期間志愿前往烏克蘭幫助民間武裝,出發前沒有告訴他的新婚妻子和部隊上級。葬禮上,身穿制服的俄軍士兵為他鳴槍致敬。新華社專稿
分析
停火為何來得這么快?
最近兩周,烏克蘭東部局勢急劇逆轉,民間武裝不但在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展開反攻,更在東南沿海開辟戰線。莫斯科卡耐基研究中心主任特列寧表示,對烏克蘭當局來說,當前除了停火別無選擇。
首先,日前烏政府軍在東部節節失利,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軍事力量支撐軍事行動;其次,西方對烏克蘭的幫助僅限于政治支持,對軍事支持只字不提;第三,停火可以給烏政府軍以喘息之機,也可以避免民間武裝向其他俄羅斯族聚居區擴展。
停火協議也契合俄羅斯的心意。對莫斯科而言,近日對其“入侵”烏克蘭的指責甚囂塵上,當下急需一份停火協議展現和平姿態,擺脫輿論被動與制裁壓力。更何況,東部民間武裝局面占優,可在與基輔的談判中獲得更多“自治”籌碼,也符合莫斯科期待。新華社電
烏克蘭之亂大事記
●4月6日
烏東部頓涅茨克州、哈爾科夫州和盧甘斯克州民眾舉行集會,提出實行聯邦制、加入俄羅斯等要求,沖擊和占領政府建筑。
●4月13日
烏當局宣布在東部地區實施“全面反恐行動”,并決定派遣軍隊參加。
●5月11日
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宣布建立主權國家。烏當局不承認。
●6月7日
波羅申科宣誓就職,成為烏克蘭新一任總統。
●6月20日
波羅申科公布和平解決東部問題計劃,并決定在東部地區停火一周。
●7月1日
停火中止。隨著烏軍重武器的使用,戰局發生變化,烏軍接連收復東部多個中小城市和村鎮。
●9月3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進行電話交談,討論烏克蘭局勢,普京還提出解決危機的七點建議。
●9月5日
烏克蘭政府與民間武裝簽署停火協議。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