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日本。
中新社東京3月9日電 應邀訪日的德國總理默克爾,9日在東京發表演說后回答有關提問時指出:德國戰后正是因為認真直面過去,才獲得鄰國的寬容和國際社會的接納。
默克爾在由《朝日新聞》和柏林日德中心聯手舉辦的此次演說后,回答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后70年之際,日本如何克服與鄰國間圍繞歷史的問題,以實現鄰國間和解的提問時表示,德國盡管經歷了由納粹帶來的不堪回首的過去,但仍十分幸運地在戰后重獲國際社會接納。而這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德國認真地直面過去那段歷史。也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加上鄰國的寬容,才達成“宿敵”間的和解,并由此一同為歐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她還表示,作為德國總理不便對亞洲的事情說三道四,但還是希望亞洲有關國家能夠尋求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式,來和平解決領土爭端。
默克爾在其發表的演說中則談到,作為戰后70周年的節點之年,今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她表示,數周前去世的德國前總統魏茨澤克,曾將德國戰敗之日稱為“解放日”;這是從納粹蠻行中的解放,是從德國引發的戰爭恐怖中的解放,也是從對文明破壞中的解放。她并認為,德國之所以能在戰后不同歷史時期獲得重要進展,在于獲得了國際社會的“信賴”。
這是默克爾就任總理后時隔7年對日本的再度訪問。盡管從隨其一同到訪的德國經濟界陣容也可看出,此行的“經濟成色”頗重,但默克爾仍將此番抵日發表演說的場所,選在了近一時期圍繞慰安婦等問題備受打壓而“焦頭爛額”的《朝日新聞》的東京總部,頗有些耐人尋味。
而作為主辦方的朝日新聞社長渡邊雅雄,則在默克爾發表演說前的致辭中直接引用了魏茨澤克的名言:不直面歷史,就會對現實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