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1電(記者 韓琳 彭純)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在訪日期間多次敦促日本應“正視歷史”、承認過去對別國的“侵略”。她在東京發表的有關歷史問題談話成為近日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默克爾3月9日在東京的演講中指出,正視歷史是德國重返國際社會的前提。同一天,她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后再次強調,實現戰后和解的前提是正視歷史。然而,安倍首相對默克爾所提正視歷史的問題卻未做回應。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默克爾在首腦會談后的記者會上重申清算歷史是和解的前提,流露出對日本在處理鄰國關系上的不滿。
英國路透社評論稱,默克爾談到德國的歷史經驗,是為提醒日本正視自己的戰爭歷史。
美聯社對默克爾在《朝日新聞》總部發表的演講進行了評論,稱日本與其近鄰中國和韓國的關系近年來主要因歷史和領土問題出現惡化。中韓在二戰爆發前和二戰期間均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國。而安倍執政下的日本卻正在加緊努力粉飾其戰爭罪行。
韓國YTN網絡電視臺借本次默克爾的日本之行,將德國與日本對待二戰歷史的態度做了對比。該電視臺報道稱:日本與德國雖同為二戰戰敗國,但兩國對歷史的認識卻全然不同。2015年1月,默克爾還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紀念儀式上承認了德國犯下的戰爭罪行,可以稱得上是“懺悔的模范”。而日本不但沒有對過去的歷史進行反省,反而還在不斷“回歸”過去。YTN電視臺表示,希望安倍晉三能早日向慰安婦們低頭致歉。
西班牙通訊社埃菲社的報道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并犯下嚴重的戰爭罪行,例如對平民進行大屠殺、使用化學和生物武器等。然而,戰后的日本沒有像德國和意大利那樣對戰爭罪行表現出真正的悔意。日本政府不斷出版掩蓋其歷史罪行的教科書、日本首相及政要還不時參拜供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德國電視二臺對默克爾本次訪日行程安排發表評論:默克爾在與安倍晉三會面前,選擇先訪問日本最大報紙《朝日新聞》的總部并發表演講。《朝日新聞》在日本國內偏向于中左派,經常發表文章批評安倍晉三的右傾言論。默克爾的這一行程安排實際上是發出了一個信號,即對安倍政府的一系列右傾行為進行批評,尤其是在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日本現政府有意修改戰后和平憲法及“村山談話”的內容。
日本《朝日新聞》引用德國國際政治與安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漢斯的話報道:“默克爾選在二戰結束70周年這一特殊歷史時期訪問日本絕非偶然。”該報還指出,默克爾此次訪日期間多次敦促日本“正視歷史”,這已不是德國首次提醒日本應這樣做。2013年12月,德國政府發言人曾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表態說,每個國家都應該以“誠實”的態度定位自己在20世紀戰爭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