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日媒報道,11日,日本自民、公明兩黨將在國會舉行有關新安保法制的執政黨磋商,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武力攻擊事態法》修正案等本屆國會期間將提交的相關法案達成正式協議。
報道稱,兩黨在經過黨內程序之后14日進行最終確認,政府將在臨時內閣會議上作出決定。預計首相安倍晉三將召開記者會進行說明。
相關法案包括由《武力攻擊事態法》、《自衛隊法》、《周邊事態法》等10個修改對象法案匯總而成的《和平安全法制完善法案》,以及允許自衛隊隨時向應對國際爭端的外國軍隊提供后方支援的永久性法律《國際和平支援法案》這兩部法案。
去年7月,基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的集體自衛權的行使手續寫入了《武力攻擊事態法》的修改部分。根據行使武力的“新三項條件”,將“存亡危機事態”定義為針對與日本關系緊密的他國的武力攻擊導致“危及日本的存亡、存在國民的權利被徹底剝奪的明顯危險”,在此情況下允許使用集體自衛權。
設想在朝鮮半島發生突發事態時支援美軍的《周邊事態法》更名為《重要影響事態法》,除取消了實際上的地理限制外,支援的對象也擴大至與美軍共同應對的他國軍隊。
對于安倍政權處心積慮謀求修憲、出臺決定解禁集體自衛權,并為此謀求修訂相關安保法制,以及出臺新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等舉動,日本部分民眾紛紛表示了強烈反對和擔憂。更有人直指所謂的“積極和平主義”實質乃“積極的戰爭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