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13日報道,五角大樓日前提議在波羅的海三國及部分東歐國家部署作戰坦克、步兵戰車等重型武器。若這一提議獲最終批準,這將是冷戰以來美國首次在曾屬前蘇聯勢力范圍的東歐地區部署重型武器。
【布陣俄鄰】
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提議內容為美國在波羅的海三國即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分別部署可供一個連(150名士兵)使用的重型武器;在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部署可供一個連或一個營(750名士兵)使用的重型武器。
美國軍事專家此前已對有關國家現場勘查。五角大樓已開始估算相關工程費用,包括升級鐵路、建倉庫等設施、改建蘇聯時期的設施以放置美軍武器等的費用。
五角大樓發言人史蒂夫·沃倫說:“美軍正在與盟友探討放置這些武器的最佳地點。現在,我們還沒有作出于何時何地部署這些武器的決定。”
《紐約時報》報道,提議仍需得到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和白宮批準才能執行。一些高級官員透露,高層可能在本月北約防長會議召開前“開綠燈”。
【政策改變】
1997年5月,北約與俄羅斯簽訂《俄羅斯聯邦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互關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北約承諾,在“在當前及可預料的安全環境下”,北約不會在俄羅斯鄰國尋求安置“更多的永久陸地作戰力量”。
北約2004年東擴時,吸納了波羅的海三國。美國及其盟友為了與俄羅斯在多方面展開合作,依舊避免在俄羅斯附近地區派駐軍隊或部署軍事設施。
不過,北約有成員國稱俄羅斯批準克里米亞并入俄聯邦等行為,已經使這份協議事實上變得毫無意義。
北約前最高聯合指揮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評論:“從政策角度來說,這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轉折。它將給我們心神不定的盟友們帶來合理的保障。當然,直接在陸地上長時間駐軍是最佳選擇。”
【支持與擔憂】
《紐約時報》報道,波羅的海國家確曾向北約要求永久派駐美軍,但此次提議并沒有包含上述內容。但這些國家的官員們表示,先把武器運來也很好。
拉脫維亞國防部長雷蒙茲·韋約尼斯上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我們需要有預先安置的武器裝備。萬一發生什么,我們肯定需要更多武器、彈藥。我們不能等待幾天、幾星期,我們必須能夠立即作出反應。”
不過,此舉勢必會使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一些北約成員國對俄羅斯會如何回應心存顧慮。
意大利《晚郵報》6日刊載對普京的專訪。普京在接受采訪中說,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應該以合作而不是對抗為基礎,只有瘋子才會在夢里憑空臆想出俄羅斯挑起戰火、突襲北約的情形。(楊舟)(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