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鐵道部長劉志軍。資料圖片
劉志軍干預招投標,丁書苗按比例收好處費。資料圖片
鐵道部腐敗窩案開審 專家稱是鏟除腐敗源頭好時機
王子約
近日,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羅金寶涉嫌受賄一案在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意味著,鐵道部系列貪腐案的審理拉開帷幕。
作為鐵道部腐敗窩案最先落馬的官員,羅金寶不僅是前鐵道部長劉志軍的“親信”,更是劉志軍結識女商人丁書苗的中間人。丁書苗借助劉志軍獲利數十億元,同時利用金錢幫助劉志軍鋪平仕途,并介紹其與數名女子發生關系。
從2010年10月至今,鐵道部已有15名涉嫌違紀和腐敗的副局級以上官員被查。
鐵道部腐敗窩案開審
據記者了解,羅金寶是山西臨縣人,2005年8月至2006年2月任石太鐵路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兼北京鐵路局副局長,2010年4月任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10年10月,其被免去董事長職務,接受調查。媒體報道稱,羅金寶在法庭上被控擔任烏魯木齊鐵路局局長、石太鐵路客運專線公司籌備組組長等領導職務期間收受賄賂32筆。
在一系列落馬的官員中,羅金寶較為特殊,他不僅是第一個落馬的劉志軍心腹官員,還曾是丁書苗認識劉志軍前所依靠的“大樹”。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同為山西人的羅金寶與丁書苗早在2003年就認識,丁書苗通過羅金寶認識了許多鐵道系統高官,并在劉志軍擔任部長前就與其結識。
丁書苗作為關鍵人物,直接導致了劉志軍的落馬。羅金寶被免職后,2011年1月初,丁書苗被正式調查。知情人士此前向記者透露,劉志軍之后,以“協助調查丁書苗案”而被帶走的官員還有聞清良、杜建華等。自此,鐵道系統高官落馬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
一名學術界分析人士對本報稱,以丁書苗和劉志軍為中心的系列貪腐案調查已接近兩年。隨著第一樁腐敗案的開審,其余案件也應該不久即將審理。
“老關系”出現了松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劉志軍案的意義在于挖掘巨大的腐敗利益鏈,震懾鐵路腐敗分子,為鐵路系統整改提供了可能。
“在當前的反腐大潮下開審劉志軍窩案,對于整肅鐵道部腐敗源頭來說是個很好的時機。”昨日,一名已退休的鐵路系統官員亦對本報表示,自成一家和權力集中的弊端早已使得權力機構成為腐敗溫床。多年來,鐵路系統許多員工對存在的腐敗敢怒不敢言,嚴肅處理腐敗窩案不僅能提升行業信心,也有利于鐵路走出當前的困境。
事實上,劉志軍落馬后,鐵路系統就在諸多弊端方面進行過大整肅。鐵道部曾多次召開內部會議,部署開展針對鐵路項目招投標、工程質量安全、投資控制和資金管理的專項整治。新上任的部長盛光祖多次強調懲治腐敗,加強廉政建設。此后,無論是中央還是鐵道部自身,都展開了一系列督查和整改。
其中,針對腐敗重災區——項目招投標進行的一系列整改被業內人士稱為“從形式上消除人為干預的基本條件”。過去,鐵路工程招投標常年存在自成體系、管辦不分以及違規插手干預、圍標串標等問題。在改制中,鐵路系統撤銷自辦的所有工程招投標交易市場,把鐵路工程招投標全部推入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實行管辦分離。
數月前,一名曾經的職業鐵路項目轉包的中介經理人對本報稱,鐵路系統的整肅和人事變動確實使得過去很多“老關系”出現了松動,許多鐵路交易的“老規矩”都發生變化,曾經打著公關公司名義的鐵路項目中介人紛紛轉行。不過在他看來,未來鐵路系統的權力尋租能否有所遏止關鍵在于監督和透明。“只要有灰色地帶存在,就很難拒絕利益的誘惑。如果一切攤在陽光下,就很難有那個膽。”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