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柏林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撰文談領導干部團結問題。文章指出,“一把手”和會議主持者,要尊重少數人的話語權,允許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要保護少數人保留意見的權利和越級向上級報告的權利,對他們的這種正當做法不排斥、不打擊。
文章指出,搞好團結,要注意處理好上下級關系,正副職關系,多數與少數的關系,與兄弟單位的關系。
對于處理好與上級的關系。文章指出,下級既要尊重上級,又要對上級負責、對事業負責。對上級不合適、不周全、甚至錯誤的決策,要開誠布公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避免失誤。
文章認為,下級要明確自己職權范圍,避免越權。要從思想上強化全局意識,堅持大事多匯報,小事不干擾。同時,在正常情況下,下級應盡可能不要越級請示,以避免造成混亂、誤解以及不和諧。此外,還要避免多頭請示工作。
對于如何處理好正職與副職的關系,文章指出,正職與副職之間發生問題,雙方都有責任,但一般來說,矛盾的主導方面在正職。從正職方面看,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辦事。大事一定要集體討論決定,堅持少數服從多數。正職要善于聽取各種意見,包括和自己不同的意見,集思廣益,擇善而從,不跳“獨舞”,跳“集體舞”。在工作中,正職既要勇于負責,敢于決斷,又要放手讓副職大膽負責地抓好分管工作。要在班子中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二是遇事主動與副職溝通。溝通是領導班子的粘合劑,也是統一認識、增進感情的一個手段,許多問題在溝通中可自然地解決。
三是尊重副職。正職和副職都是領導班子中的一員,正職對副職要平等相待,不要居高臨下。對副職的意見,特別是不同的意見要耐心傾聽。在下級面前,注意維護副職的威信,盡可能不要在群眾場合否定副職的意見或批評副職,更不要隨意貶損,不留面子。
四是幫助副職。當副職的工作遇到難題時,要主動幫助,研究破解辦法;當發現副職工作有毛病時,要及時指出;當副職被上級誤解或受到不公正對待時,應該在上級面前說明情況,消除誤會,不能再往井里扔石頭。
五是不偏不倚。在一個領導班子中,正職與幾個副職之間在感情上可能有深有淺,這是難以避免的。但在工作上不應有厚有薄,看人下菜碟;決策上更不應有親有疏,以人定事。要一碗水端平,或者向與自己感情上淺一些的副職傾斜一點。
六是有帶頭“下地獄”的精神。正職應該有吃虧、挨累、受氣的準備,吃苦在前,遇難挺身而出,時刻做好“下地獄”的準備。另外,要不斷增強解決班子自身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對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要敢于面對,不要掩耳盜鈴,不敢觸及,繞著矛盾走,而導致問題越積越多。遇到矛盾和問題,要高姿態,多從自身找原因,多做自我批評,不掩飾,不護短。
談及處理好多數與少數的關系,文章指出,能不能處理好多數與少數的關系,貫徹好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是對單位主要領導、特別是“一把手”領導水平和駕馭能力的考驗。要注意三個環節:
一是讓班子成員充分發表意見。少數服從多數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讓各種不同意見充分表達出來。由于每個人的閱歷、水平、看問題的角度和對問題的了解程度不同,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一把手”要讓每位班子成員暢所欲言,把自己的分析、看法都說出來,經過不同意見的交流、交鋒,彼此取長補短,認識不斷深化,大家的看法就會逐漸趨于一致。這個時候,“一把手”集中大家的意見作出決定,可能就更加接近正確。
二是支持、服從多數。在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某個重大問題時,作為“一把手”和會議主持者,即使你的意見和多數人的意見不一致,也要支持多數人的意見,按照多數人的意見拍板決策。決定一旦形成,班子成員都要支持這個決定,并認真貫徹落實。持保留意見的少數人,可以向上級陳訴自己的意見,但不能在會下發表與集體決定不同的意見,也不能表面上服從,行動上自行其是,陽奉陰違。
三是尊重、保護少數。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作為“一把手”和會議主持者,要尊重少數人的話語權,允許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要學會傾聽,耐心地聽取少數人的意見,汲取他們意見中正確的東西,避免決策的片面性。要保護少數人保留意見的權利和越級向上級報告的權利,對他們的這種正當做法不排斥、不打擊,最終讓實踐來檢驗。在執行集體決定時,要盡量減少對少數人利益的損害。當然,尊重少數、保護少數,不是不服從多數。
對于如何處理好與兄弟單位的關系,文章明確,這里講的兄弟單位,有內外兩個方面。從內部講,主要是指內部各單位之間的關系;從外部講,主要是指與外部有關單位的關系。
關于內部兄弟單位之間的團結合作。文章指出,應該承認,由于各單位工作職能不同,人員的構成不同,看問題的視角不同,對同一問題看法不盡相同,有時會產生一些矛盾,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好這些不同。一是要從大局出發。這里講的大局,就是有利于共同事業,有利于工作全局,有利于彼此團結。事業、全局、團結,應是我們處理與兄弟單位關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排除小團體主義,讓小團體的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二是要支持兄弟單位的工作。支持是互相的,要禮尚往來,“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支持,一要真誠,就是盡力盡責,不虛情假意;二要主動,就是積極合作,不講條件;三要不護短,單位之間產生了矛盾,首先從自己方面找原因,該批評的批評,該糾正的糾正,該道歉的道歉。
關于與外部兄弟單位的團結合作。文章提出,一是要謙虛謹慎。不要以老大自居,更不要盛氣凌人。目空一切,眼里只有自己,很難與人搞好合作。二是要不卑不亢。同志間合作,沒有貴賤、高低之分。要平等待人,這既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三是要不固執己見。商量問題就是彼此在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從不同點中找出共同點,從而形成比較正確的一致意見。大的方向一致,在細節上就不必堅持,不是所有的細節都決定成敗。堅持大原則,細節需要讓步的,就退讓一下,不要為無關緊要的東西影響大局,影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