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鐵男
劉鐵男事件始末
劉鐵男事件人物關系
同在國家發改委共事,同為部級官員,他們緣何舉報劉鐵男
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北里,復興門外大街路南,一北一南兩個“部長樓”樓群相鄰而居。北面的“部長樓”,建于計劃經濟時期;南面的部長樓,則在2010年方才落成,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即居于此。
2013年5月10日起,這個名為“木樨地公寓”的小區展開東、西門改造施工。僅僅一天之后,5月11日,周六夜11時,中紀委辦案組自武警站崗的西門而入,旋風般帶走劉鐵男及夫人郭靜華。劉鐵男被帶走的地點,并非某媒體所報道的國家發改委辦公大院。周日上午,劉鐵男被“雙規”的消息傳遍天下。
5月14日,中組部有關負責人向媒體證實,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中央已經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
中組部對該案的處理,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實名舉報的回應和支持。
自此,這一起始于媒體報道,高潮于媒體人實名舉報,落幕于中紀委收網的反腐大戲,終于暫告一段落。
此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部分部級退休高官,在獲取劉鐵男涉嫌貪腐的部分證據之后,向中紀委實名舉報。而中紀委對劉鐵男的調查,亦早在2012年5月即已開始。其后,劉鐵男接連遭遇仕途滑鐵盧,并在2012年年底為千夫所指。
2013年1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老虎蒼蠅一起打”的講話。蒼蠅如何引出老虎,民眾開始密切關注。
2013年春節之前,劉鐵男之子劉德成失去人身自由,給了這位高官致命一擊。1月30日,劉鐵男在央視《新聞聯播》中露臉,其憔悴之相,為世人所知。接近劉鐵男的人士稱,自那時起,他已知在劫難逃。
劉鐵男,漢族,1954年10月出生,山西祁縣人,北京市出生。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東北大學工學博士,曾獲名古屋市立大學“修士學位”(涉嫌偽造),副部級干部。在案發之前,其仕途一度被外界看好,外界甚至一度認為他有可能出任正部長級的一把手。
高官舉報
2011年11月21日,《財經》雜志刊出《中國式收購:一名部級高官與裙帶商人的跨國騙貸》(下稱《中國式收購》)一文,詳細報道了浙商倪日濤涉嫌透過海外并購,向中國進出口銀行和民生銀行騙貸兩億美元未果的前前后后。
其中,2003年在加拿大卑詩省注冊成立的加拿大綠色資源有限公司(CGR Investments Inc.,下稱CGR),倪日濤占股90%,郭靜華占股10%,雙方共同擔任公司董事。彼時,郭靜華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處級外事公務員。長期從事跨國業務的君合律師事務所提供的注冊文件顯示,她于2005年12月將股東及董事的身份變更為其子劉德成。報道還稱,郭靜華的丈夫、劉德成的父親,在國家發改委擔任要職。
一位國家發改委副部級官員后來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普通人當然很難知曉,郭靜華和劉德成究竟是誰。但在發改委內部,消息卻傳播得非常迅速,“因為沒有人不知道,郭靜華是劉鐵男之妻,劉德成系二人之子”。
彼時,劉鐵男的身份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感受到巨大壓力的他,次日即派出國家能源局一位司長親往《財經》雜志編輯部斡旋。
隨后5個月,風平浪靜。距離十八大召開已近,劉鐵男成為發改委系統后備干部中的一員,有消息稱,他將在十八大后更上一層樓。
就在此時,一些已退休的發改委高官談及此事,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既然媒體已經揭開了冰山一角,中紀委不會捂蓋子。意見相左者認為,事態已經平靜,中紀委或許也沒有留意到。
2012年5月,部分發改委退休高官聯名簽署了對劉鐵男涉嫌貪腐的舉報信,這封信直抵中紀委。旋即,在這份舉報信上簽名的發改委退休高官,均被中紀委約談。彼時,中紀委對劉鐵男涉嫌貪腐的調查已經啟動。
《中國新聞周刊》獲悉,實名舉報信中,既未涉及到劉鐵男后來被曝出的情人反目問題,也未涉及發改委內部意見較大的劉鐵男工作作風問題,而只是就事論事,對劉鐵男與倪日濤涉嫌官商勾結,透過海外并購,試圖騙取國家巨額“走出去”信貸一事進行了舉報。
熱鍋螞蟻
在被實名舉報之后,劉鐵男的仕途之路,急轉直下。
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糧食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統計局等“國家局”一樣,一把手為副部級(如果是總局,則為正部級)。按照慣例,在黨代會換屆之際,新的“國家局”局長將成為中央候補委員。
發改委部分退休高官的“狙擊”目標正在于此。一位在實名舉報信上簽名的高官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擔心劉鐵男被“帶病提拔”。
舉報之后半年的十八大上,劉鐵男未在中央委員或中央候補委員之列。這也意味著,他即將卸任國家能源局長。彼時,距離他出任這一要職,尚不足兩年。
而在發改委內部,部分退休高官已經提前獲悉,劉鐵男并非是“落選”,而是連中央候補委員的候選人名單都沒有進入。
一位副部級官員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按照組織程序,副部級及以上官員的任命,首先需經政治局常委集體通過。劉鐵男未能進入中央候補委員的候選人名單,起碼已經表明,決策層杜絕了“帶病提拔”的可能。
中央候補委員既已無望,十八大前,進入全國政協成為劉鐵男仕途最后的機會。一位剛剛卸任的全國政協委員表示,本屆政協委員,在面向副部級官員之時,年齡卡在1950~1957年之間,比這年紀大或小的副部級官員,或退出,或不選,而1954年出生的劉鐵男恰在入選之列。
由于“遠離”中央委員會,劉鐵男升格為正部已經無望。2012年十八大召開之際,他已經年屆58歲,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依照慣例或可進入政協任職。因為劉鐵男貪腐一事尚未坐實,國家發改委黨組經過討論,仍按照慣例程序,將劉鐵男報入全國政協委員的推薦名單。
然而,就在2012年十八大召開前的半月,國家發改委人事司一位副司長在前往中組部領取發改委系統全國政協委員候選名單時獲知,劉鐵男又不在其列。這位副司長當即詢問中組部官員:鐵男沒進政協,我回去怎么說啊?中組部官員當場回應:這件事已經和你們主任打過招呼了,你回去問張平主任(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吧。
接近劉鐵男的人士表示,彼時的劉鐵男,已經非常緊張。往日較為高調的他,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自知即將離開國家能源局的劉鐵男開始加快審批項目的進度,以博地方政府的同情分。
就在此時,2012年12月6日上午,《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突然連發三條微博,實名舉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涉嫌學歷造假、騙取“走出去”信貸、包養情人,引起軒然大波。
彼時,劉鐵男正以國家能源局局長的身份,陪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已當選中央紀委書記的王岐山出訪俄羅斯,出席中俄能源談判代表第九次會晤并簽署相關合作文件。
國家發改委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劉鐵男第一時間透過越洋電話,命令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立即聯系媒體“辟謠”。在羅昌平舉報當日,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通過《新京報》表示,舉報內容純屬造謠,正在報案、報警。將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處理此事。
這一回應,當即受到廣泛質疑。輿論發問:舉報內容是否屬實,應由中紀委給出答案。國家能源局只能配合調查,無權否認。
彼時,劉鐵男在中央候補委員和全國政協委員兩項角逐中均已出局,其在能源局生涯似已進入倒計時。
進入201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蒼蠅老虎一起打”,震動官場。旋即,劉鐵男之子劉德成被限制自由接受調查,接近劉鐵男的發改委人士表示,劉鐵男本人已經接近崩潰,一度在辦公室里輸液維持。
2013年全國“兩會”之后,劉鐵男不出意料地卸下國家能源局局長一職,保留發改委副主任一職,原電監會主席吳新雄接任國家能源局局長。
劉鐵男內心的煎熬,最終在5月11日結束,不過不是好的結束。這一天是周六,夜11時,中紀委辦案人員進入武警把門的木樨地公寓,將劉鐵男夫婦一并帶走。
次日,《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獲悉,劉鐵男的辦公室和住宅均已被封。
咎由自取
讓時光倒退10年,劉鐵男正在擔任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司長,手握工業項目審批權柄,是地方政府“跑部錢進”的主攻對象之一。
同樣在2003年,振興東北成為國策。翌年春天,國務院東北辦成立。辦公室設在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國寶是正部級的發改委副主任,負責東北辦全面工作;副主任為副部級的宋曉梧,負責日常工作。東北辦的后勤、人事、外事、黨務全面依托于發改委,25個編制均為業務編制,分成四個組(正司級)。劉鐵男以發改委工業司司長的身份,兼任國務院東北辦政策體制組組長,為張國寶和宋曉梧的直接下級。
而宋曉梧第一次較為明顯地感受到了劉鐵男的霸道,是在東北辦2005年底的年終總結會上。劉鐵男說,人家請咱們,咱們不要出去吃喝,副省長請我,我根本不理他們。稍停了一下,劉鐵男接著說,如果要是書記省長請我吃飯,我覺得這個面子還是得給的。
年終總結,亦是述職。劉鐵男這番話,是在“述清廉”。但宋曉梧聽了以后,卻感覺很別扭。
實際上,劉鐵男絕非自己所述的如此清廉,“工業司有項目,那可不得了,下去以后前呼后擁,劉鐵男有一次到河北都是警車開道”。宋曉梧回憶。
很快,到2006年初,發改委副部級干部考核工作開始。劉鐵男入圍。但是,考核結果卻是得分未過線。劉鐵男被提得最多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工作作風上:過于驕傲,自我評價太高,不平等待人等。
考核沒通過,劉鐵男很委屈,跑到宋曉梧辦公室,開始還很謙虛,說哪做得不對請宋主任給指導指導。但講著講著口風就變了,他們說我劉鐵男態度不好,可你想發改委是批項目的單位,批了的很高興,沒批的都有意見,總得有幾個人唱白臉啊!
宋曉梧在一旁聽著,覺得劉鐵男最后等于在給自己辯解。
發改委內部的考核,分為ABC三個層級,大家打分,是否同意。黨組成員、副主任所占的權重大,司局長次之,處長權重最小。但是,處長人數多,力量不容忽視。按照程序,在考核未能通過的背景下,如果還想提拔干部,則需再進行考核。
但是,在再次考核并未進行的情況下,2006年底,劉鐵男被任命為東北辦副主任(副部長級)。彼時,東北辦的官員們聽聞,發改委領導給出的理由是:劉鐵男已經改正了那些缺點。
同為副主任,工作需要重新分工,宋曉梧等了好多天,沒有動靜。他拿著劉鐵男的任命狀去找張國寶,沒想到張國寶氣不打一處來:“你說給東北辦任命一個副主任,是不是應該告訴我啊,說他考核沒通過我知道,任命東北辦副主任我不知道,我看了文件才知道。”
原來發改委討論提拔劉鐵男一事時,張國寶在國外出差。待到歸國之后,竟無人和他知會。
2006年春節過后, 劉鐵男被宣布任命為東北辦副主任,宣布會當天現場氣氛有些緊張,每個人都不茍言笑。因為自己擔任副主任時并無儀式,本想調侃幾句的宋曉梧感覺到氣氛不對,硬生生把話咽了回去。
在發改委內部,大家漸漸感覺到,劉鐵男“不一般”。據知情者講述,劉鐵男無論在提拔為副部級之前還是之后,都目中無人。有一次,東北辦在吉林延邊召開一次擴大東北開放的會議,由政策體制組負責。按計劃,政策體制組組長劉鐵男將主持會議,東北辦主任張國寶發表講話。事到臨頭,劉鐵男突然找了借口不去了。政策體制組副組長無奈之下,求助于宋曉梧,后者親臨延邊主持,方才救了場。另有一次則是工業司召開的會議上,張國寶講話之后即離席。劉鐵男接過話頭,就開始批評張國寶之前的思路和政策。
在劉鐵男出任國家能源局局長之后,來自地方的一些反饋,說劉鐵男變得“更加囂張”。
劉鐵男的行事作風,使其在發改委失去很多民心。待到他東窗事發,發改委部分退休高官實名舉報,在一些發改委官員看來,劉鐵男走到今天其來有自。
戲未謝幕
這一起始于媒體報道,高潮于媒體人實名舉報,落幕于中紀委收網的反腐大戲,盡管暫時告一段落,但種種跡象表明,劉鐵男案目前所暴露出來的事實,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去年12月7日,在媒體人士實名舉報劉鐵男之后,倪日濤親自出面回應,CGR注冊資金僅為10萬加元,且劉德成已經將自己的10%股份退股。
在實名舉報劉鐵男的國家發改委退休高官看來,如果倪日濤所言屬實,劉鐵男又無其他違紀事實的話,劉鐵男將會“軟著陸”,仕途固然無望,但人身自由以及行政級別或將無虞。道理很簡單,涉案金額太少,僅為1萬加元,約合6萬人民幣,“畢竟,騙貸兩億美元未成事實”。
但是,退休高官們分析,劉鐵男涉及的違紀事件,恐不止于此。此前,無論是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還是吉林省原常務副省長田學仁,涉案金額都可用巨大來形容,但夫人均安然無恙。而劉鐵男一家三口全部接受調查,似乎表明權錢交易、家屬經商的一些證據,已為中紀委所掌握。此番中紀委關于劉鐵男“嚴重違紀”的說法,正是旁證。
另外一種可能,則是CGR的10%股份,價值遠不止1萬加元,換言之,倪日濤的辯解,也許并不足信。
而劉鐵男在情人問題上,除了涉及貪腐,是否還涉及刑事案件,亦是需要進一步核實之處。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倪日濤在加拿大通過“中國式”收購試圖騙取中國進出口銀行和民生銀行信貸一事,劉鐵男在加拿大的情人隱于其中。上世紀90年代,劉鐵男在出任中國駐日大使館經濟參贊之時,與徐姓女士成為情人。其情人后來遠赴加拿大,由于倪日濤對加拿大法律及并購業務幾無所知,CGR注冊等一系列業務,起初均由徐姓女士操盤。
其后,劉鐵男與情人反目。情人將劉鐵男違紀資料,特別是騙貸案資料郵寄給多家媒體,《財經》最終于2011年11月刊出報道。在那之后,伴隨著發改委退休高官的實名舉報、劉鐵男仕途的接連受挫,劉耐心漸失。
《中國新聞周刊》輾轉獲知,劉鐵男的情人徐女士在數度接到死亡威脅之后,致電羅昌平,是2012年12月6日的那一次實名舉報的誘因之一。
附:倪日濤案始末
2000年起,倪日濤以上海中機為平臺,整體租賃停產的國企四川雅安制漿造紙廠,利用租賃資產和人員,新設雅安中竹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雅安中竹)重啟生產。此后短短數年,他赴閩、桂、湘、贛、吉、黑等省,以租賃或重組等方式取得當地陷入困境的造紙業國企的控制權,包括吉林紙業(000718.SZ)、石峴紙業(600462.SH)和黑龍股份(600187.SH)三家上市公司。
2003年6月,倪日濤在卑詩省注冊成立加拿大綠色資源有限公司(CGR Investments Inc.,下稱CGR)。同時,他還獨資注冊成立山威投資有限公司(Sun Wave Investments Ltd.,下稱SWI),控股2005年4月成立的SWFP。CGR與SWFP成為其日后收購加拿大企業New Skeena制漿廠資產的主要平臺。
CGR成立之初的股權結構為:倪日濤90%、郭靜華10%,雙方共同擔任公司董事。郭靜華本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外事干部,處級,注冊文件顯示,她于2005年12月將股東及董事的身份變更為自己的兒子劉德成。郭靜華的丈夫、劉德成的父親,正是劉鐵男。
2005年7月,中紙公司(兩個月后更名為中竹控股)委托中國輕工業成都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完成項目評估,并編制了項目申請報告。12月,該項目通過民生銀行的貸款資格預審,后者向倪名下的中竹集團出具13788.24萬美元的貸款意向書。此后,中國進出口銀行也就此項目向中竹控股出具不超過7339.27萬美元的貸款意向書。
2005年9月,在CGR和SWFP騰挪轉手之后,倪日濤控制的境外公司SWFP和魯珀特王子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承諾投入1億加元用于New Skeena造漿廠生產重建,該市以物業稅100%減免為優惠條件。2006年6月,此項收購完成。
2011年10月31日,位于溫哥華市北的卑詩省(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最高法院召開了一場聽證會,當事方之一即是倪日濤用以重組New Skeena的境外公司的山威林產品有限公司(SWFP)。由于當地政府根據約定欲收回資產重新招商,雙方對簿公堂。
羅昌平實名舉報被認為直接導致了劉鐵男的落馬。事實上,早在2012年5月發改委部分退休高官就曾聯名舉報劉。種種跡象表明,劉案目前所暴露出來的事實,只是冰山一角。中紀委關于劉“嚴重違紀”的說法正是旁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