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5月25日電(記者陳。玻等赵诔啥寂e辦的“災后重建中傳統建筑聚落景觀文化國際研討會”上,有關專家表示,四川蘆山地震災后重建不能完全復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模式,必須因地制宜、打破常規,宜以生態旅游業為主導產業,安居工程與城鎮化建設并舉,將災區建成區域生態經濟中心,努力使災區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西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羅布江村、校長趙心愚領銜的專家團隊近日完成《“4·20”蘆山地震災后重建建議方案》認為,根據蘆山、寶興、天全三個重災區的區位地理環境、資源環境、區域文化、地震破壞、百姓未來生存與發展空間等情況,對重災區災后重建規劃,不能完全復制“汶川模式”,必須因地制宜、打破常規,制定具有劃時代實踐與理論創新性的災后重建規劃方案。
趙心愚說,蘆山災區是多民族聚居區,有必要在災后更好地恢復、保護、傳承災區的傳統建筑聚落、獨特的景觀以及當地文化。建議以生態旅游業為主導產業,安居工程與城鎮化建設并舉,將災區建成區域生態經濟中心,努力使災區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對此,蘆山縣縣長王華表示,“蘆山人要感恩天下人”,依靠專家和全社會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災區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重建家園,譜寫“中國夢”蘆山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