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官正 資料圖
編者按:五十年前,他是清華大學的理工翹楚,獲校長頒發優秀畢業生獎章;十年前,他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現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寫隨筆、寫散文,還寫小說。近日,吳官正最新作品《閑來筆潭》出版,講述了一位領導人的心靈隨感。本文節選《閑來筆潭》精彩書摘,再現吳官正的人生哲理和為政之道。
書名:《閑來筆潭》 作者:吳官正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作者簡介】吳官正,男,漢族,1938年8月出生,江西余干人,196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4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動力系熱工測量及自動控制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程師。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等職務。
【內容簡介】本書收錄了吳官正同志離開領導崗位后創作的隨筆、散文、雜記、小說、對談等文學作品及部分畫作。既有青少年時代的生動回憶、工作后的難忘經歷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寫實之作,又有寄實于虛、寄虛于實、虛實結合的虛構篇章。讀來或使人感慨,或令人稱奇,或怡人心智,或催人奮進。
有問有答
老苕這老頭怪怪的。常說自己不愿上電視,怕觀眾為難;不愿照相,但有人要合影,他也樂意,認為這樣反襯別人靚麗,算是物盡其用,做了點貢獻。
老苕不愿出頭露面,不愿講長話,討厭講空話、大話、套話、假話。有人說他的話不好懂,他反問:“我講好話你們聽不懂,罵人的話怎么就聽得懂,你們耳朵是否裝了濾波器?”當然他的話確實難懂,“洗澡”和“洗腳”就難分清楚。但話又說回來,哪有“洗澡”不“洗腳”的呢?看來分不清也錯不到哪里去。
老苕極少接受采訪,這次他打破常規,有問必答。
記者魯干問(以下簡稱為“魯”):你什么時候最高興?
老苕回答說(以下簡稱為“苕”):五十年前考大學,看到入學通知書時最高興。
魯:你什么時候最痛苦?
苕:母親去世的時候。
魯: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
苕:綠色和紅色。
魯:你最愛什么?
苕:共產黨、祖國、人民、家人。
魯:你討厭什么人?
苕:忘恩負義的人。
魯:你最大的優點是什么?
苕:能約束自己。
魯:你的弱點是什么?
苕:脾氣壞。
魯:你認為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苕:是自己。
魯:你為什么不說“吹牛”,而說“吹豬”呢?
苕:我水平低,力氣小,嘴又笨,只能“吹豬”。
魯:你認為最窮困的是什么?
苕:一是饑寒交迫,生存艱難,苦苦掙扎;二是濫用權力,貪財好色,揮霍放縱。
魯:你對富有怎樣理解?
苕:有吃有穿有住,孩子能受到良好教育,生病有錢治。
魯:你對善良是怎樣理解的?
苕:對人真誠、寬容、正直、誠信,關心他人,重視情感等內在品質。
魯:你對時間如何理解?
苕:“光陰似箭”是說時間過得很快,“一寸光陰一寸金”是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當然是對的。我認為席勒在《孔夫子的箴言》中說得更全面。他說,時間的步伐有三種:姍姍來遲的是未來,急流飛逝的是現在,過去卻永遠靜止不動。
魯:你對吃喝怎么看?
苕:我贊成伊索的話,平平靜靜地吃粗茶淡飯,勝于提心吊膽地吃大肉、喝猛酒。
魯:你對錢怎么看?
苕:錢是身外之物。沒錢很難過,錢多用不好會壞事。有錢盡可能做些公益事業。
魯:你留給后代的財富是什么?
苕:艱辛的經歷、不怕困難的精神、愛心和誠實,還有一個較好的學習方法。
魯:你還記得離職時講的話嗎?
苕:記得。安度晚年、保持晚節,不忘自己是一個有理想信念的共產黨員。
魯:你退下后心態如何?
苕:很好,蠻“結棍” 的。
魯:你工作之余最喜歡干什么?
苕:看書。
魯:聽說你最近讀了不少馬克思、恩格斯等偉人的著作,有什么新體會?
苕:越學越深感對許多問題還是一知半解。馬克思的許多論斷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還在發展。
魯:聽說你喜歡看莎士比亞的作品,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苕:看過一些。莎翁對金錢的看法很清醒,他說:金子,只要一點兒,就可以使黑變成白,丑變成美,錯變成對,卑賤變成高貴,老朽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魯:聽說你在寫東西,是嗎?
苕:有時寫點兒,打發時光,不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可能少生點兒病,因為“疾病是逸樂所應得的利息”。
魯:你有什么期望?
苕:期望黨與時俱進、不斷增強創造活力,國家科學發展、人民幸福安康,國防強大、民主進步、法制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還有,期望我的后代不出不肖子孫。
魯:你有過想不通的時候嗎?
苕:也有。但看到忍饑挨餓的窮人、奄奄一息的病人、遺體告別時的亡人,還有什么想不通的呢?
魯:你對死是怎么看的?
苕:不做夢的長眠罷了。人生是一個過程。剛生下來的孩子,他的哭聲好像聲稱對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欲望,緊握的小手好像要去抓取權和錢;到死的時候,他嘴巴緊閉、雙手攤開,好像在表明人生的旅程已經走完了,我什么也不需要了!你覺得是不是有點兒啟發?
魯:老苕這個名字怎么理解?
苕:湖北話“苕”有愚蠢的意思,老苕就是一個笨老頭嘛。
魯:你不愿接受記者采訪,今天我可是采訪你了。
苕:這算不上什么采訪。既不“花邊”,也談不上“娛樂”,沒有發表價值。不過是朋友之間聊聊,你問我答。
據了解,老苕這個人做了不少好事,幫過不少人。發火是他的“強項”,訓起人來很尖刻,越是親近的人批得越兇。不過,他是個菩薩心,過后又照樣關心這些人,絲毫不影響他們的進步。當然也有造成誤解的,但對自己有意見的人,他很少發火。
他還有一些怪論,什么“窗簾為何兩層”,“人走茶涼”,“猴子的屁股”,“好看的花不一定都香,不好看的花未必不香”,“人心肚里空,眉毛藏臭蟲”,“三問一不知”……有意思的是,有人給他送禮,他說:“我只需要黨好、國家好、人民好、你們好,其他都不需要,謝謝!”
老苕有時很嚴肅,發脾氣時,臉漲得通紅;有時也可愛,說笑話逗得人捧腹。他很重情,結發夫妻已共同生活了半個世紀;不愛錢,說有一點兒就可以,多了壞事;不戀權,說退下來好,這是一個進步。還說福不可享盡,權不可用盡,否則就走向反面。
老苕說自己對生與死都很坦然,物質不滅,不然違反了辯證法,見到馬克思還要挨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