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藝青年到廣州最年輕的市委書記;從鐵腕治貪到被中紀委調查
“600帝”萬慶良的官場往事
《環球人物》供本報特稿
廣東政壇炙手可熱的少壯派折戟沉沙。6月27日下午3點55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他曾鐵腕治理貪腐,只不過這次自己從獵手變成了獵物。
勤奮的客家文藝青年
在不少與萬慶良接觸過的人看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講話喜歡引經據典,尤其喜歡引用詩詞。“南海蒼茫南嶺嬌,東風怒卷穹江潮。百年多少英雄血,濺上紅棉照碧霄。”是萬慶良最喜愛的一首詩。
1964年,萬慶良出生在廣東梅州五華縣一個村莊的圍屋里。梅州素以“世界客都”聞名。
少年時的萬慶良勤奮好學。1981年,在經歷兩次高考后,萬慶良考取嘉應師范專科學院(現已更名為嘉應學院)。畢業留校任職一年多后,萬慶良于1985年12月進入梅縣地委(1988年1月改組為梅州市委)宣傳部,用了不到7年的時間,從講師團教員晉升為梅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明辦主任。
仕途一飛沖天
結束黨校學習一年后,萬慶良擔任了蕉嶺縣委書記,得到了第一個主政一方的機會。一位人大代表回憶,當時的萬慶良拍板很干脆,不拐彎抹角。
2000年,36歲的萬慶良“一飛沖天”,離開故鄉遠赴廣州,就任團省委書記。
3年后,萬慶良,擔任揭陽市市長,一年多后又接過市委書記一職。
2008年1月,萬慶良再次回到省城,擔任副省長。2010年,他轉任廣州市市長。2011年底,他又接替張廣寧擔任廣州市委書記,正式成為這個全國第三經濟強市的一把手。
主政廣州后,萬慶良2013年又提出了9個“新城”的想法。兩個新區、3個副中心再加上9個“新城”,廣州市一下子有了14個發展平臺。對此,一些學術界人士有不同看法:很可能出現整體失控。
萬慶良的施政策略中另一個遭人詬病的,是風風火火的“造湖”運動。2012年,廣州提出新建六大人工湖。號稱投資60億的蘿崗九龍海,建成后將“比西湖還大”。因為選址在一處山崗上,且耗資巨大,該工程遭到學者和媒體質疑。
除了在城市發展上提出自己的思路,萬慶良也曾高調鐵腕治理腐敗問題。在他任內,僅2013年一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就立案調查了682人,其中包括14名市管干部。萬慶良打擊貪腐的一大特點是主攻窩案。廣州市科信局原局長謝學寧被調查后,引爆科技系統窩案,系統內29人被查。
言論一鳴驚人被稱“600帝”
萬慶良不僅像伍舉的典故所說的 “一飛沖天”,同樣也“一鳴驚人”。萬慶良的“敢言”,在廣州婦孺皆知。2011年,萬慶良曾在省委全會上發言:“我認為,我們的觀念要轉變,從有住房變成有房住,我工作了20多年,還沒買房,現在住的是市政府宿舍,在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每月交租600元,當然,政府會補貼一部分房租。”珠江帝景當時的市面價格大約在3.5萬元/平方米,這樣的頂級豪宅每月租金至少也要4000元,而市長花了600元就能租到。一時間,萬慶良成為廣州市民的笑談。
雖然相關報道后來被撤下,但“600帝”的名號早已在坊間不脛而走。在萬慶良被查處的當晚,一家本地餐廳就打出“萬眾歡騰,歡慶下馬,業界良心,套餐600”的廣告。
不過,萬慶良并不認為自己不接地氣。為了與廣州市民打成一片,他曾幾次暢游城市的母親河——珠江。2011年7月,他參與了橫渡珠江活動,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而第一名正是時任市委書記張廣寧。
龍舟邀請賽也是萬慶良鐘愛的項目,他所在的由市領導組成的“一哥隊”連續4年參賽,前三次都順利奪冠。今年的比賽中,“一哥隊”終于衛冕失敗,把冠軍頭銜讓給了外國友人隊。
通知去省委開會時被控制
萬慶良曾經創下多個紀錄:廣東省政府班子里唯一的“60后”,廣州市最年輕的市長、市委書記。2012年,48歲的他先后躋身廣東省委常委、中央候補委員,一時風光無限。有分析稱,他將很可能像前幾位廣州市委書記一樣,坐上省長的位置。
但黨的十八大后不久,萬慶良的仕途就蒙上陰影。2012年底,萬慶良離開揭陽4年多后,當地官場發生“大地震”。彼時的萬慶良,已經“低調”了不少。
2013年12月,時任廣州市副市長、增城市委書記曹鑒燎的突然落馬,更引發聯想。
曹鑒燎被省紀委調查后,亦有流言指向萬慶良,甚至有傳言稱萬慶良被中紀委約談。但在曹鑒燎被查后半年,萬慶良仍安然無恙,很多人認為他“可能安全過關了”。
6月27日中午,萬慶良接到通知去省委開會,隨后就被中紀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