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海口7月23日電 記者 邢東偉 本報7月22日以《網曝海南受災群眾收到霉變面包》為題,報道了臺風“威馬遜”過后文昌受災群眾收到霉變面包省民政廳長道歉。該事件的調查有了新的進展。記者今天從省民政廳獲悉,該廳啟動問責制,對救災處處長李慧瑩作出停職檢查,并將其調離工作崗位的決定。工商部門已經吊銷經銷商的工商營業執照。
據了解,臺風“威馬遜”過后,7月19日,海南省民政廳向文昌市翁田鎮、鋪前鎮、錦山鎮和羅豆農場發放一批救災食品。隨后,有網友在微信圈和博客上反映群眾在食用過程中發現部分食品發霉。引起該廳高度重視,立即派出工作人員前往當地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情況屬實,民政廳長苗建中在新聞發布會回應屬實,并立即采取措施封存290箱尚未發出的食品。
經查,這批救災食品是省民政廳救災處向海南華健貿易有限公司購買,包含蛋糕、面包、餅干等3個品種合計1127箱,共5.73萬元。海南華健貿易有限公司并非這批食品的生產商,是其分別向廣東開平、福建龍海、浙江蕭山等3個地方的廠家購進。1127箱食品的生產日期為2014年6月4日至2014年7月12日之間,廠家標注的保質期為180天,而購買日期是7月18日,故不存在過期問題。經查實,出現問題的食品均來自福建省龍海市的生產商金旺達食品有限公司。
經對金旺達食品有限公司的這批食品抽檢,還發現標示為“香利來食品——蝴蝶蘭面包”的食品,存在凈重不足的問題,廠家在包裝上標注的食品凈重為3公斤/箱,但實際食品凈重僅為2.8公斤/箱。
省民政廳今天召開會議,啟動問責機制,救災處處長李慧瑩因工作失職,被停職檢查,并調離工作崗位。
省民政廳廳長苗建中表示,今后采購發放的救災食品,必須是經過食品監督部門檢測合格的產品,嚴把質量關,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同時,立即組織第二批保質保量的食品送往災區,解決災區人民食物緊缺的問題。
目前,海南省紀委、民政、工商、食品藥品監督、公安等多部門介入調查此事,工商部門已經依法扣留、吊銷“海南華健貿易有限公司”工商營業執照,并于7月23日至函福建省工商局,建議依法對問題食品的生產商“福建省龍海市金旺達食品有限公司”作出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同時,將涉嫌犯罪線索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工商部門還通過工商管理機關“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向相關部門通報該公司的違法信息,并將海南華健貿易有限公司載入“黑名單”,納入信用監管體系,對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也列入“黑名單”,實行信用約束監管,使其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苗建中海表示,下一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群眾公開發布。若采購環節涉及官員腐敗,將堅決查處,決不手軟。
事實+
救災物資采購管理制度“發霉”?
霉面包的事實鏈條主要涉及三個環節,一個是采購,二是收貨,三是運輸發放。從目前的報道看,海南民政部門采購到食品后,立即裝箱運到災區,運輸發放環節出問題的可能性很小。最大可能是采購和收貨環節出了問題。按通常的經驗,采購環節出問題,有可能與腐敗相關,這一點涉及違法犯罪。收貨環節出問題,一種可能是工作人員責任心太差,根本沒驗貨,或者時間太急,忽略了驗貨;另一種可能是在救災物資的采購收貨環節,缺乏詳細的可監控可操作的規范流程,以至于根本就沒有嚴格的驗貨程序。
發霉面包目前雖僅是個案,卻暴露了救災各個環節可能的紕漏:采購環節可能的腐敗、收貨環節可能的失職、各個環節相互銜接缺乏精細的監控等。
企業賣發霉食品不對,但民政部門買發霉食品也大有問題,不能只拿企業做“替罪羊”。(騰訊新聞綜合成都商報、國際在線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