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從展臺上拿起一本課標書翻看
新華視點【習近平:古代經典應成為民族文化“基因”】北師大教師參加了全國課標的制作,習近平從展臺上拿起一本課標書翻看。聽說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門課標是全國統一,他說,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
【習近平:教育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在北師大心理學院,總書記走進團隊行為、學習困難評估、學習能力提升等實驗室,仔細觀看科學儀器上的數據,詳細了解團隊領導者神經特征、語言等學習困難診斷方法以及通過腦刺激技術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演示。總書記說,教育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背景:北師大是中國心理學發源地】北師大心理學教學與研究始于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現已成為全國心理學教學和科研重要基地。在探索人腦發育與學習、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汶川地震等重大災后心理重建,航天員選拔、南極科考、公務員選拔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華社)
新聞背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刪全部古詩 家長稱矯枉過正
上海中小學已經開學,一些拿到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的家長和老師驚喜地發現,語文課本比原來輕薄了很多,不僅刪掉了舊版本中全部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了6個單元40篇課文,篇幅總量減少了30%,識字量和寫字量分別比原來減少了16%和45%。
不過部分家長對此也表達了疑慮,他們認為從8首古詩到一首不剩,有些矯枉過正,"古詩是很好的文學形式,如果能保留一兩首,讓孩子適當學習,并不會增加多少負擔。"
刪去的8篇古詩為:《畫》、《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憫農兩首(其二)》、《夜宿山寺》、《江雪》、《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