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馬英九認為,兩岸是一種“史無前例的關系”,既非“兩個國家”,也不在“一國之內”。
【環球網綜合報道 李柏濤】臺灣媒體報道,馬英九日前在臺北接受外媒采訪時說,計劃繼續推動與北京和解的政策,他重申,愿意在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與大陸領導人會面。馬英九稱,北京不需要顧慮若APEC實現“習馬會”,會讓外界以為大陸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因為APEC的設計,無需以“正式的職銜”見面會談。但國臺辦24日再度強調了大陸方面的立場,即“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自己的事,不需借助國際會議場合”。
德國“德通社”在柏林當地23日報道了日前在臺北采訪馬英九的內容。報道稱,臺灣原本期望,兩岸領導人可以于11月在北京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會晤,但是“這項歷史性會面的希望已渺!薄
據報道,馬英九在采訪中說,北京方面擔心,兩岸領導人同時出現在峰會上,會讓世人有錯誤印象,以為北京已放棄“一個中國”原則。他表示,“我不認為他們這種顧慮有必要,我希望能創造出更有利的條件,使之實現”。
馬英九認為,APEC峰會的設計就是讓經濟領袖無需用“正式的職銜”見面會談,用這種形式,讓雙方領導人不會觸及到沒有必要的敏感問題的情況下見面。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2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大陸方面最早提出來的,也是大陸的一貫主張,只要有利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有利于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我們都持積極開放的態度”。
但馬曉光也再度強調,大陸已多次表達了看法和主張,“兩岸領導人會面是我們兩岸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借助國際會議場合,這就是我們的一貫立場和態度”。
此外,馬英九在訪問中也提到當年兩德統一前后的經驗,他說,臺海兩岸的發展可以從德國的歷史中學習! ∷e例,1972年東德和西德交流的初期模式,“是很好的一步”,臺灣可仿效,像是在中國大陸設立類似西德于1974年在東德開設的“代表處”。
馬英九說,臺灣無法采用當年“一個德國,兩個國家”,因為北京和臺北之間既不是“兩個國家”,也并非在“一個國家之內”。他說,這是一種“史無前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