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契合中國、沿線國家和本地區發展需要,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順應了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2015年3月28日,見證“一帶一路”建設歷程中又一閃亮時刻——習近平主席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主席關于“一帶一路”的精彩論述贏得會場內外掌聲頻頻、國際輿論熱議紛紛,博鰲涌動的“絲路熱”由此掀起最高潮。
“一帶一路”,各國共同的夢想
“我們高度重視研究和支持‘一帶一路’的倡議,我們認為該規劃符合時代的要求,通過復興絲綢之路有利于充分發揮亞洲地區國家的潛力。”哈薩克斯坦總理卡里姆·馬西莫夫說。
“卡塔爾是最早支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因為我們相信重啟古老的絲綢之路將為亞洲的全方位和集體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并將進一步加速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卡塔爾首相兼內政大臣阿卜杜拉·阿勒薩尼說。
“商品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可以進一步拉近歐洲和亞洲經濟體的距離,我們的這個想法同‘一帶一路’也是不謀而合,我們相信,共同推動歐亞伙伴關系的發展,實現我們的倡議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對接,一定會更加有利于我們實現共同繁榮。”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說。
開幕式現場,多國領導人重申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堅定支持,展望“一帶一路”建設的美好未來。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多位領導人也在雙邊會見中展現出本國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熱情: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表示,絲綢之路是斯中兩國共同的歷史遺產,斯方希望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框架內加強同中方合作;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表示,亞方希望將亞方重要的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設想,并在亞美尼亞推廣中文教育……
目前,已經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度。共建“一帶一路”,一項符合國際社會根本利益、彰顯人類社會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的偉大事業,中國正與世界各國攜手前行。
“一帶一路”,逐步落實的行動
回望來路,“一帶一路”建設已取得一系列早期收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已經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已經在穩步推進。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期間,“一帶一路”建設邁出尤為重要的一步——
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從時代背景、共建原則、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合作機制等方面詳盡闡述“一帶一路”的主張與內涵。共建“一帶一路”的藍圖與行動指南由此繪就。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說:“一帶一路”是一個整體規劃,外國人都應該認識到“一帶一路”不是空話,它的規模很大。中國為什么這樣做,邏輯很簡單——當前各個地區都有加強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迫切需求。
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表示, “一帶一路”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也是東盟各國發展的機遇。根據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經驗來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而現在中國的基礎設施已經走在了很多國家的前面,包括機場、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建造技術,可以和發達國家媲美。
“一帶一路”,不斷涌動的機遇
博鰲亞洲論壇的平臺上,“一帶一路”是當之無愧的熱點。
在2015年年會期間,中國東盟海洋合作年正式啟動。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和中國印尼海上合作基金支持的項目穩步推進,21世紀海上絲路涵蓋面廣、開放性強,連接四大洋,貫通歐洲和亞太經濟圈,重點面向東南亞國家,連通南亞西亞和部分的非洲歐洲國家,自然延伸至南太平洋,世界各國國際組織、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以及熱愛海洋的各界人士都可以建設性參與其中。
來自俄羅斯、美國、英國等17個國家的20多位媒體負責人匯聚一堂,在主題為“凝聚絲路共識,共繪媒體合作新未來”的媒體領袖圓桌會議分論壇上,共同探討跨文化傳播的新理念,描繪媒體未來合作發展新機遇。
主題為“一帶一路:跨國公司的機遇與香港的角色”的分論壇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一帶一路”涵蓋亞洲、歐洲、非洲,其中很多國家需要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在“一國兩制”方針之下,香港保留了獨立的金融系統。“一帶一路”建設中,隨著對貿易和人民幣的需求越來越大,香港擁有高效的結算系統來滿足市場需求。
泰國副總理兼外長他納薩表示,我們應進一步加強互聯互通,同時推動陸上跟海上的互聯互通,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在亞洲本地區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以通過更好的互聯互通發展成為一個連接亞洲東部、南部和東南部的門戶。泰國愿意和其他的伙伴們共同以“1+1”方式合作,重點包括發展基礎設施、整合湄公河次區域以及東盟共同體的發展空間。
印尼前貿易部長馮慧蘭說,“一帶一路”可以利用沿線城市不同成本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從而促進更為高效的生產力。她認為,“一帶一路”有自由化、便利化、一體化等三大有利支柱,將可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并從中獲益,幫助沿線地區建立基礎設施、開展互聯互通,尤其是大型跨國公司將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順應地區和全球的合作潮流,中國正同沿線各國共同努力,開放包容,和諧交融地放聲合唱。意蘊深遠,響徹未來。(摘自《人民日報》 記者: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