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劉云山日前在中央黨校2015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講話時指出,實現政治生態“山清水秀”,任務艱巨而繁重。要堅持重在建設、立破并舉,弘揚新風正氣、滌蕩歪風邪氣,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劉云山指出,中組部去年就黨風政風問題組織了一次調研,一位老同志說,如果河里有一兩條魚死了,這是魚的問題;如果有一片魚、一群魚死了,可能就是河受到污染,水生態出問題了。從政環境也是這樣,一個地方,如果個別干部出問題,那可能是他個人有問題;如果許多干部出問題,那說明這個地方政治生態有問題。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一批典型案件來看,一些地方賄選案件發生、腐敗窩案出現、買官賣官盛行,都與這些地方政治生態不好有關。
劉云山指出,政治生態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反映,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和為政行為。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關系人心向背,關系事業興衰。現在,我們黨帶領人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面對矛盾風險給黨治國理政帶來的新考驗,面對形勢發展變化給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通過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更好激發全黨創造活力,提振干部群眾精氣神,凝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劉云山指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制定實施八項規定,部署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弘揚新風正氣、滌蕩歪風邪氣,政治生態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也應清醒看到,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大大小小的關系網、“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還有一定市場,用人之風不正、家風家教不嚴、社會交往不凈、同志關系不純等問題有待進一步糾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作風問題時有反彈、頂風違規違紀時有發生。可以說,實現政治生態“山清水秀”,任務艱巨而繁重。要充分認識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特殊重要性,堅持重在建設、立破并舉,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并重,拿出過硬措施、保持足夠韌勁,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來自人民網時政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