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汪紅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于7月1日表決通過了新國家安全法,專家表示,該法首次明確了“網絡空間主權”概念,可以理解為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體現、延伸和反映。
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制
該法起草人之一、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介紹,此次通過的國家安全法是一部廣義的國家安全法。
新國安法明確,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的制度和機制,對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特定物項和關鍵技術等進行國家安全審查。
對此,馬懷德表示,國家安全審查制度是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國家安全風險的重要舉措,很多國家都建立了非常嚴格和完備的國家安全審查制度。
同時,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并不是新規定,不會影響我國的對外開放,更不是人為設置市場壁壘和準入門檻。實行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在一定意義上也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如我國核出口管制條例就明確國家對核出口實行嚴格管制,履行所承擔的不擴散核武器的國際義務。
配套法規將陸續出臺
“這部法第一次明確了‘網絡空間主權’這一概念,這可以理解為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體現、延伸和反映。”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說。
據介紹,網絡信息技術目前廣泛運用于國家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等各方面管理中,各國都在加速構建各自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護體系。一些西方主要國家為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很早就將維護網絡安全納入了國家安全戰略。
馬懷德認為,下一步,還需以國家安全法為基礎,制定相關領域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配套制度,落實國家安全法各項要求,增強其可操作性。
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在審議的網絡安全法、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法律。
新法五大亮點
1.明確多概念
新國安法在總則中明確了國家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領導體制等概念。
2.安全審查制
明確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的制度和機制,對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特定物項和關鍵技術等進行國家安全審查。
3.抵制不良文化
明確國家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
4.明確網絡主權
規定防范、制止和依法懲治網絡攻擊、網絡入侵、網絡竊密等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5.關注外太空
規定國家堅持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國際海底區域和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