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了報告。就在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剛剛發布前三季度GDP數據——增速為6.9%,這是2009年以來首次跌至7%以下。
成績來之不易 困難不可低估
這是李克強首次在中央黨校講“經濟課”。中央黨校是輪訓培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干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干部的最高學府,2014年底起將縣委書記納入其培訓體系。
李克強就我國經濟形勢在報告中表示,可以用“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可低估”來概括。對成績,他說,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符合預期,新的動能加速孕育形成,就業擴大、收入增長和環境改善給群眾帶來實惠。
此前10月13日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時,李克強就曾對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廣西、云南等省份的一把手表示,在世界經濟波動異常、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作為10萬億美元體量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實屬不易。
實現“雙中高” 政府不唱“獨角戲”
就困難,李克強說,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和貿易低迷、國際市場動蕩對我國影響加深,與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形成疊加,實體經濟困難加大,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
他指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經濟增長階段性特征的規律遵循,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必須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努力實現“雙中高”。
其中,實現“雙中高”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相對較大的優勢,合理運用降準、定向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手段;同時要把財稅、金融、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還要突出補上民生短板、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產業改造升級等重點,擴大有效投資。李克強說,這方面政府不唱“獨角戲”,而要與社會資本建設共擔、利益共享。
對中央黨校干部學員再提整肅“不作為”
李克強指出,實現“雙中高”,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政府要在保基本、兜底線上加大力度,同時發揮好市場和社會力量,切實做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教育、醫療、棚改、社會保障等各項工作,集中力量搞好產業扶貧、移民搬遷扶貧,使擴內需、抓發展與惠民生協調互動,促進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另外,針對中央黨校的干部學員,李克強最后說,推動改革發展要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堅決整肅不作為,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這是李克強10天內再提“不作為”,在前述部分省(區市)負責人座談會上,他曾表示,對“不作為”的干部要堅決處理,同時也要強化“激勵機制”。其中,要把是否造福百姓,作為衡量干部“能上能下”的標準。另外,已經下撥的資金、批定的項目,如果逾期落實不了,該收回的就要收回,要調到那些愿意干事的地方。
觀察
李克強連續三年為專門群體講“經濟課”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這是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第三次就經濟形勢向專門群體作報告。就任三年以來,李克強創下一年一堂經濟課的節奏,每堂經濟課的聽眾都有上千人。
2013年為工會代表授課,2014年為兩院院士授課,此次為中央黨校培訓的高中級干部授課,是李克強首次進中央黨校講課。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總理進中央黨校講課,在朱镕基時代較為頻繁。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楊春貴曾向媒體回憶,朱镕基擔任中央領導后,經常到中央黨校禮堂為學員作報告,有時從早晨9點講到下午1點多。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也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朱镕基任總理時每半年都要來中央黨校講一次課。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相比此前兩次授課,面對高中級干部,這次李克強更強調了“困難”,稱困難不可低估,其中,實體經濟困難加大,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是首次提出。不過,李克強說:“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增強了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
在此次講座的結束語中,李克強提出的目標是“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懈努力”。這是“雙中高”目標首次出現在結束語中。2014年為兩院院士授課時,李克強曾鼓勵兩院院士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夢奮斗。2013年對工會代表則鼓勵他們為中國夢奮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兩次授課,李克強報告的全文及視頻在報告不久后即公布在網上,向全體網民開放,成為經濟公開課。不少網友點贊稱好,李克強在報告中通俗易懂的講述、隨手拈來的數據和故事案例也讓網民稱贊有味。
鏈接
李克強的三次經濟課
2013年10月21日
李克強應邀在中國工會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經濟形勢報告。
2014年6月10日
李克強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作經濟形勢報告。
2015年10月23日
李克強在中央黨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了報告。本組文/本報記者 鄒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