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趙婀娜)日前,媒體陸續報道一些地方出現新建塑膠跑道疑似“有毒”的情況,引發社會廣泛關注。12日,教育部體衛藝司巡視員廖文科進行了獨家回應。他表示,教育部已要求相關部門對媒體或群眾反映的“有毒塑膠跑道”進行認真調查和核實,并公布調查結果。對有質疑的問題場地設施要立即暫停使用,并請專業機構進行檢測,根據結果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對正在或即將建設的體育場地,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建設,防止類似問題發生。對造成體育場地設施不符合質量標準甚至“有毒”的責任人,將嚴肅查處。
廖文科表示,從各地反映的情況看,大多數學校的塑膠跑道是安全的,不是所有的塑膠跑道都有毒。但學校體育塑膠跑道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有無良逐利、責任不清、監管不力、標準缺失等諸多問題。比如生產企業為追求經濟利益而降低質量標準;招標部門采用低價競標的制度導向;工程過程監理存有形式主義;生產企業存有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現象;質檢采用送檢方式,不是現場取樣檢測;甚至還可能有工程腐敗問題等。
教育部對于學校體育場地建設有明確的標準和規定。2005年,教育部體衛藝司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專家研制了《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標準》,對運動場地鋪設面層的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及檢測方法做出了規定。其中一些規定沿用了國家有關標準,包含了關于有害物質限量的相關要求,如合成跑道面層中有害物質的限量以及合成材料用于跑道面層應避免和減少對環境和人體造成的危害,包括對苯和重金屬的具體含量的限制等。
廖文科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完善相應標準,使塑膠跑道的質量標準更加明確具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監測性;協調有關監管部門加大對塑膠跑道的生產過程的監管,特別要防止生產過程的監管缺失;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體育場地建設過程中,因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造成體育場地設施不符合質量標準甚至“有毒”的責任人,將嚴肅查處。

塑膠跑道材料“毒”從哪來?
一般來說,塑膠跑道主要由兩層橡膠填充顆粒和中間粘合劑聚氨酯構成。聚氨酯分為TDI型與MDI型,其中TDI型聚氨酯揮發性較大,有刺鼻味道和相當的毒性,其味道的來源主要是未反應完全的聚氨酯單體,其中一些成分屬于公安部門管制使用的。人長期接觸會出現胸悶、虛脫、打噴嚏等癥狀,甚至會出現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病癥。MDI的毒性小于TDI,以MDI代替TDI合成的預聚體,可以有效地降低了游離TDI含量。這不僅保護了生產操作人員、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利于保護環境。但MDI型聚氨酯最近幾年才逐漸被有些廠家使用,國內大多數廠家還未完全掌握MDI的配比技術。
此外,在攪拌塑膠跑道的原料時,還會加入一種叫增塑劑(即塑化劑)的物質,會降低跑道鋪設時的粘度,更方便鋪設。使用得最普遍的是一種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因其技術性能、功能多樣性以及高效的經濟效益而應用最為廣泛,約占整個增塑劑產品的80%多,主要用于軟質PVC制品,用以提高PVC的柔韌性、延展性和使用性。這種物質揮發性雖然不強,但對人體同樣有害。
室外空氣是流動的,而風力、雨水都會有影響,而對空氣成份檢測必須是在一個封閉狀態下,因此尚無指導性標準。因此,目前對塑膠跑道有害化學物質在室外揮發值達到多少算有毒,國家層面尚沒有具體標準。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塑膠跑道就缺乏監管標準和依據,2011年針對跑道材料,國家公布了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層》標準,對塑膠跑道的生產原料和成品,包括塑膠顆粒及使用的膠水等進行了規定。
只要對塑膠跑道本身質量監管到位,可以避免有毒化學添加給學生身體造成的傷害,而且這種檢測和監管,相關部門不僅能做到,也不存在任何技術問題。
有毒跑道里面含有塑化劑,過量接觸將導致男孩絕育?
科學家們已經對鄰苯二甲酸酯可能造成的健康和環境影響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在歐洲,歐洲委員會、歐盟各成員國以及歐洲化學品管理局,根據歐盟風險評估法規,已經對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開展了長達10年的全面科學評估。研究證明,雖同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但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是有顯著區別的,尤其是公眾最為關注的毒理特性方面,并非所有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都對健康有害。
科學研究結果如下:
低鄰苯二甲酸酯(DEHP、DBP、DIBP和BBP):風險評估把它們的分類和標簽列為1B類生殖毒性試劑,全都已經進行了《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REACH)登記,現已被列入2011年2月REACH授權候選物質清單;除非在2013年8月之前申請并獲得授權,否則歐盟將在2015年2月將它們淘汰
高鄰苯二甲酸酯(DINP、DIDP、DPHP、DIUP和DTDP):風險評估對這類物質的安全使用給出了正面結果。它們均進行了REACH登記,并且不要求任何健康和環境影響分類,同時也未列入REACH授權候選物質清單。
低分子量鄰苯二甲酸酯易揮發,水溶性較大,在生產、儲運、塑料加工、制品使用過程更易散發到環境中,加之生物安全性較差,因此對人和動物的潛在危害更大。而且從生殖毒性上分析,低鄰苯二甲酸酯過量使用是有對生殖系統危害風險的。劣質的塑膠跑道的確會傷害人體健康,所含的增塑劑成分在接觸過量的情況下易導致男孩絕育,不過劑量多少的界限尚無準確結論。(資料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