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據新華社電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30日上午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
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習近平講話提出5點要求。一是夯實科技基礎,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及時確立發展戰略,堅定創新自信,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二是強化戰略導向,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企業,能夠持續涌現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
三是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給,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
尊重科研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等特點
四是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要優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科研布局,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要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
五是弘揚創新精神,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要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允許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要讓領銜科技專家有職有權,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政府科技管理部門要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制化優勢。
■ 解讀
為何要給領銜科技專家三大權?
21世紀教育研究學院副院長熊丙奇 (微博)分析,在現在的科研管理制度中,確實存在行政部門干預科學家的決策,同時科學家在調動人財物方面缺乏自主權,這又導致了科研經費濫用的問題。
熊丙奇說,目前科研經費實行的是預算管理,往往在進行科研立項時,就要列出開支多少。但實際上,在剛開始進行科研立項時,很多科研人員都不能清楚地知道在具體科研過程中,每一項開支具體數額有多少。但立項后,有關部門又要按照最初的審批來要求,往往就出現在立項時“討錢花”,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胡亂花”,在項目完成時“趕緊花”。
熊丙奇認為,習主席講話中提出給領銜科技專家在技術路線上更大的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可以緩解這種局面。但還要建立起相應機制防止科研經費的濫用。
他說,首先要建立起“科研的同行評價機制”。發揮科研的同行專家評價,按照科研標準、學術標準來評價科研能力和科研貢獻。其次,要建立“透明的科研經費的使用機制”。公布所有科研經費開支是國外的重要的監督方法,具體到科研經費用了多少在人員開支上,多少在購買材料上,多少在舉辦會議上,“而且不僅向立項方交代,還要向社會公開”。 新京報記者 王碩
■ 相關新聞
李克強
推進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
據新華社電 5月30日下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九大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重要講話。
李克強強調,要落實和完善支持創新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一是補好基礎研究短板。加大長期穩定支持力度,到2020年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5%,組建國家實驗室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力軍作用,調動企業和社會力量積極性,增強原始創新能力。二是突破應用研究產業化瓶頸。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機制,部署推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形成一批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新產業領域和經濟增長點。三是大力推動協同創新。依托互聯網打造開放共享的創新機制和創新平臺,推動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創客等創新主體協同,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協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科技創新協同以及區域創新協同,加速釋放創新潛能,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李克強指出,推進科技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在選人用人、成果處置、薪酬分配等方面,給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科研更大自主權。讓科研人員少一些羈絆束縛和雜事干擾,多一些時間去自由探索。完善保障和激勵創新的分配機制,提高間接費用和人頭費用比例,推進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
歷次科技大會
●1956年1月
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1300多名領導干部,在中南海懷仁堂聽取中國科學院4位學部主任關于國內外科技發展的報告,黨中央向全黨全國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其后10年,我國建立了學科齊全的科學研究體系、工業技術體系、國防科技體系、地方科技體系,取得了以“兩彈一星”為標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1978年
黨中央召開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在大會上作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論斷,我國迎來“科學的春天”。
●1995年
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江澤民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形成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熱潮。
●2006年
黨中央、國務院再次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部署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動員全黨全社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
●2012年
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技創新大會,號召我國科技界奮力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