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任前集體談話后,劉志剛和另外5名同志開了兩臺私家車,從湘潭趕往湘鄉任職報到……
既沒有人接也沒有人送,干部拼車去報到,這不是特例。集中談話、限時報到、自行前往,這是今年換屆期間湖南很多地方的明確要求,也成為干部報到的自覺行為。
沒有迎來送往 干部自行前往報到
8月23日,湘潭市召開縣(市)區領導班子成員任前集體談話。湘潭此次縣市區換屆涉及5個縣市區共203人,其中,新提名的黨政副職和法檢“兩長”共80人參加集體談話,劉志剛就是其中一員。
劉志剛從湘潭市政協交流到湘鄉市任副市長。得知要自行前往報到,集體談話會后,劉志剛和另外5名交流到湘鄉的干部說好,6個人拼了兩臺私家車去報到。
同樣,不搞迎來送往也是長沙、衡陽、岳陽、張家界、永州等全省多個市州此次換屆中的工作紀律。在長沙,41名交流任職的干部,同樣都是自行前往新單位報到赴任。
“我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大廳里遲疑,翻看著手機。”說起自行前往報到,長沙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袁黎明說起這樣一個小插曲。
8月10日上午,長沙市開福區召開新任職干部見面會,袁黎明參會并宣讀任命文件。就在開福區政府辦公樓下,袁黎明遇到了林永紅。
此次林永紅由民盟長沙市委交流到開福區,任開福區政協副主席。一個人拎著包前往報到,原來她是第一次前往,還沒找到會議室。
同事一場,送一送是人之常情?朱遠紅這次從省人大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交流到長沙市天心區任區委副書記,接到任職通知后,她向原單位人事處匯報了情況. “市里有要求,不搞迎來送往,自行前往報到。”朱遠紅拒絕了同事“送一送”的好意。當天,朱遠紅的丈夫開車送她到了新單位。
“同事幾年,大家提出送一送也是出于人之常情。這種人之常情,慢慢的也容易變成習以為常。”朱遠紅說,少了這種人之常情,取而代之的是規矩意識的增強。既不會給新同事帶來壓力,自己也能輕裝上陣,更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引領新風尚 精簡見面形式更輕松
集體談話會后,交流到湘潭市雨湖區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的郭蘭立即前往報到。當天上午,雨湖區隨即召開了新領導班子成員見面會,不到40分鐘時間。
一上午時間,集體談話、新領導班子見面會全部搞完,郭蘭迅速投入到新崗位的工作中,聽取關于雨湖區黨代會換屆工作情況的匯報。
“見面會比較簡單,也很輕松,沒有繁文縟節,效率很高。”郭蘭坦言,少了一些形式,但更加務實,沒有來當官的感覺,而是多了一份干工作的責任感。
簡化一些不必要的程序,表面文章少了,但該做的工作一樣不能少。“于此無關的一個不能多,但工作需要的一個不能少。”湘潭市委書記曹炯芳表示。
在張家界市,8月23日市委集體談話后,所有干部即于當天赴新的崗位自行報到上任,很多交流任職的干部到任當天就連夜熟悉情況、開展工作,真正做到了以務實的作風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在長沙,區縣(市)宣布換屆人事安排同樣不開大會,只有黨政班子成員、人大政協正職、法檢“兩長”參會。涉及調整的干部只安排從外地、外單位交流的參加見面,會議時長不過半個多小時。長沙9個區縣(市)換屆人事安排涉及的278名干部,僅用2天時間全部到位。
“我們評價一個干部,不是看見面會的形式和規模,而是看他報到以后工作開展得如何。”長沙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程水泉說,精簡見面形式,不僅是作風建設的要求,也是干部務實作風的體現,引領了新風尚,發揮了正效應。
創新舉措 集體調研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8月24日,張家界武陵源區委統一組織新任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到全區各鄉鎮(街道)開展集中調研,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的方式,詳細了解各鄉鎮(街道)概況及班子現狀和工作情況。
以往換屆,新班子到位后,基本上是班子成員分頭調研、各自行動,一定程度上給基層帶來影響。這次換屆,張家界各區縣新任班子成員到任的第二天,就采取集體調研方式深入鄉鎮了解情況,迅速進入角色,這是對干部作風教育的又一創新,也得到眾多干部群眾的點贊。
“這次市委對新任干部集體談話要求不接不送,體現了務實的工作作風,避免拖沓。到新的區縣后,我們在書記、區長的帶領下,一起深入到鄉鎮、街道、重點工程調研,使全新的班子能快速進入角色,了解熟悉全區的情況。”武陵源區委副書記吳俞萍說,這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展現了務實的工作作風,又說明了武陵源區經濟發展的壓力,在周邊新興景區的追趕下,時不我待。只有以振奮的精神、扎實的工作,才能回報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期盼。
新任班子成員主動與基層干部群眾見面,一方面加深了相互了解、掌握了工作情況,另一方面也轉變了干部作風,密切了與基層干部群眾的聯系。武陵源區鑼鼓塔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美洲認為,集體調研這種新的減少了基層反復匯報的次數,也讓基層干部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