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針對12日即將走上街頭的“百萬觀光產業自救大游行”,發起者7日在臺北舉辦行前記者會,包括旅館、旅行社、游覽車、導游等11個相關產業公會的代表站出來表達“要生存、有工作、能溫飽”的訴求,希望臺當局正視觀光業“需要急救”的心聲。發起者表示,這將是島內第一次觀光產業者集體走上街頭。
“我們只希望告訴當局,臺灣的觀光業不能再空轉虛耗,各縣市林立的旅館、民宿不該變成蚊子館。”記者會主持人、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發言人李奇岳表示,游行是要表達產業心聲,“沒有政治口水,只有滿腹苦水,沒有意識形態,只有學費房貸”。
近來,赴臺旅游的大陸游客人數持續大幅減少,臺灣觀光產業遭受嚴重沖擊。島內業界和輿論認為,陸客銳減與臺灣新當局上臺后在兩岸關系政策上模糊不清,尤其是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系陷入僵局,有重要關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根據各產業公會代表透露的信息,臺灣新當局上臺后,臺灣中南部和花蓮、臺東的旅館住房率下滑了一半;精品購物店只剩一兩成客源,營業額大幅下降,最近都在研討放員工“無薪假”、停薪留職,甚至考慮裁員;由于陸客團與前年相比少了八成,4000多輛專跑陸客團的游覽車八成在“曬太陽”,司機現在都還不起每月十四五萬元的車貸;陸客減少還直接沖擊導游生計,1萬多名專職導游現在銳減到2000多人,每月一兩團甚至沒團帶。
“大陸游客為臺灣創造了2000億元(新臺幣,下同)產值,涉及幾十萬個家庭的生計。一旦兩岸市場崩盤,很多人都會被波及。我們真的要呼吁當局正視現實,吸引更多大陸游客。”臺灣“中華觀光精品產業協會”理事長張雅琍說。
百萬觀光產業自救會表示,游行預計有1萬人響應,隊伍將在12日下午1時由忠孝東路、仁愛路行走,最后集結于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地前的凱達格蘭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