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津滬三名新副市長均出自金融系統,助力金融“強監管”
一周之內,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副市長人選出爐,且均來自金融系統。
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殷勇被任命為北京市副市長。同日,農行原副行長康義被任命為天津市副市長。而更早前,1月16日,上交所原理事長吳清被任命為上海市副市長。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強監管”金融主旋律下,多名中央金融系統高管人才調任地方,有望進一步提升三個直轄市金融監管以及多項金融軟實力。
央行國際金融專家空降北京
1月19日,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決定,央行副行長殷勇任北京市副市長。根據《北京日報》報道,會議上,北京副市長盧彥就市政府對殷勇的推薦意見進行了說明。
盧彥說,“殷勇熟悉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工作,專業理論功底扎實,業務能力突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較好實現了外匯儲備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堅持將風險防范放在首要位置,強化投資經營部門的責任意識,取得了較好效果。在歐債危機等重大市場波動中,及時啟動危機應對機制,適時收緊風險政策,加大靈活應對力度,守住了資產安全的底線。”
公開資料顯示,殷勇是清華大學自動控制和企業管理雙學士、系統工程博士,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職業生涯均集中于金融系統,此前并未有過地方從政經驗。
從1996年進入金融系統后,殷勇長期在外匯局工作。期間曾任中國投資公司(新加坡)總經理,之后繼續回到外匯局擔任中央外匯業務中心主任。2015年8月,殷勇升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黨委委員。
彼時,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理事會通過接受中國加入該行的決議。在履行國內相關法律程序后,中國將正式成為該行成員。
在央行掌管國際事務的殷勇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加入EBRD將帶給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一個新的“支點”。他還深刻低洞察到,中國加入EBRD為該行在中國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帶來可能。殷勇指出,隨著中資企業越來越多參與到EBRD項目招標中,將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投資和使用。中國人民銀行也歡迎EBRD未來來中國發人民幣債券。
2016年12月,殷勇升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出任北京副市長前,殷勇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月14日上午在第二屆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上。他強調,市場存在對人民幣國際使用的巨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殷勇除了對自己擅長熟悉的國際金融領域有突出貢獻外,對于防范金融風險以及金融監管也多次公開發聲,見解獨到。
例如,2017年8月,殷勇稱,過去幾年,亂辦金融形勢比較嚴峻,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是無照經營,沒有取得相應的牌照就擅自開展金融活動,比如大量的跟互聯網相關的一些活動;第二是超越授權,有牌照但是超越授權進行經營,比如擅自擴大地域或交易范圍的產品;第三是開展非法的金融活動,這些金融活動本身就是法律禁止的,包括地下錢莊、各種金融騙局;第四是惡意欺詐,雖然有牌照,也是在開展授權的經營活動,但是不當銷售,惡意欺騙消費者,侵犯消費者正常的權益。
北京市尚未宣布殷勇的具體分管領域,目前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工分管金融。不過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殷勇的背景和特點,未來很可能的安排是分管金融。
津滬分別迎來銀行、證監系統人才
據《天津日報》報道,在1月19日召開的天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上,審議并通過了市政府的人事任職議案,決定任命康義、金湘軍為天津市副市長。
康義此前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主要分管農行對公業務,更早前長期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與殷勇相似,康義的職業生涯集中于金融系統,無從政經歷。公開資料顯示,康義從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項目評估處科員一步步做到農業銀行副行長,可謂不折不扣的“老銀行人”。
去年12月7日,康義在第一屆農村普惠金融研討會上指出,要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他強調,要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考核激勵約束機制是指揮棒,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激發銀行服務三農、小微內生動力和經營活力。
與調任北京、天津兩直轄市任副市長的殷勇、康義不同的是,卸任上證所理事長、履新上海市副市長的吳清,此前曾有擔任上海市虹口區區委副書記的豐富從政經驗。
1月16日,上海市人大官方微信公布,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當日下午表決通過人事任免案,決定任命吳清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從個人履歷來看,吳清具有深厚的證監系統背景。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吳清2005年任證監會證券公司風險處置辦公室主任,專事問題券商的風險處置。任職期間曾因作風強硬而被稱為“券商屠夫”,處置了包括南方證券、閩發證券、“德隆系”券商在內的31家違規證券公司。
2009年3月,吳清出任證監會基金部主任,任職1年半期間,完善了產品的申報程序,并推動了新的基金銷售新規出臺,推動了基金發行制度改革。同時,吳清也嚴打“老鼠倉”,如融通基金“張野案”、“劉海案”、“涂強案”等。
2010年12月,吳清轉任上海市虹口區區委副書記。任職期間,吳清重視發展金融業,力推虹口區成為上海金融業重要的聚集地之一,并于2013年7月升任區委書記。有數據顯示,2011年以前虹口區金融企業總數僅為78家,且體量較小、利潤貢獻率低。而截至2015年4月底,虹口區已集聚各類金融機構1052家,管理資產總規模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
2016年5月,吳清任上證所理事會理事長、黨委書記(副部長級)。在其任內,上證所不斷完善發行上市融資功能,深入推進“新藍籌”行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也推進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助力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穩妥發展交易所債券市場,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另外,上證所還穩步發展了衍生品與基金市場。而對于交易所一線監管,吳清則強調,交易所需發揮自身優勢,承擔一線監管職責,成為市場的“哨兵”,維護市場秩序、防范市場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從近期金融機構高管、金融監管部門高官與地方人才調動看,人才交流漸成趨勢。此外,金融高管頻頻調任地方政府,再由地方政府轉戰回中央金融系統的也不在少數。最典型便是從證監會主席到山東省省長再到銀監會主席的郭樹清,他用了5年時間重回金融監管系統。
(記者趙星巍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