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石龍洪、趙博)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當前兩岸關系復雜嚴峻,臺灣陸委會負責人在一個研討會上大放厥詞、肆意挑釁,只會進一步升高兩岸緊張對立。究竟誰在故意挑釁滋事、制造兩岸對立,相信兩岸同胞都看得很清楚。
有記者問:臺陸委會負責人日前公開攻擊大陸政治體制和發展模式,推卸破壞兩岸關系的責任。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作了上述回答。
馬曉光指出,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我們堅定不移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不容任何人信口雌黃、抹黑造謠。
他說,在民進黨當局執政之下,臺灣社會情況究竟怎么樣,大家可從軍公教的憤懣、農漁民的無奈、知識分子的苦悶、工商界的憂慮,以及年輕人的吶喊和西進中找到答案。
有記者問:臺當局涉外事務部門負責人日前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聲稱,大陸方面無法處理內部問題時,就利用臺灣來轉移焦點。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馬曉光就此指出,“這是赤裸裸的顛倒黑白、造謠惑眾。”大家看到,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今日之大陸,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生活改善,全國各族人民空前團結,正滿懷信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團結奮斗。
“我倒是認為,民進黨當局現在內政不修,挾洋自重,通過刺激和挑釁兩岸關系,在轉移內部壓力的焦點,所以請他們還是先反躬自省。”他說。
有記者問:據報道,臺陸委會負責人日前稱有所謂內部民調顯示,島內民眾支持領大陸居住證者不能參選縣市長和民意代表,陸委會正研擬相關法案,以限制領取大陸居住證者的被選舉權。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回答說,我們多次強調,臺灣居民居住證是應廣大臺胞需求來制發的,是一項便利臺胞在大陸學習生活工作的措施,不涉及臺灣居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調整。民進黨當局一直無視廣大臺胞切身利益和實際需求,不斷加碼出臺所謂反制措施,現在進一步限制他們的政治權利,這樣的做法是在損害兩岸同胞經濟利益的基礎上,對臺胞政治權益的進一步損害,是不得人心的。
有記者問:島內“獨”派團體“喜樂島聯盟”近日舉辦所謂“反并吞正名公投”活動,民進黨同日在高雄舉行另一場游行。請問發言人有和評論?馬曉光就此表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挑釁行徑。任何挑動兩岸對立、升高對大陸敵意、惡化兩岸關系的行徑,都只會給臺灣同胞帶來災難,而且事實證明,也是不得人心的。
針對臺當局有關部門稱大陸有“金援”臺灣年底選舉的一些特定候選人,馬曉光應詢表示,我們從來不干預臺灣選舉,這不光是嘴上說的,十幾年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有關指控完全是血口噴人、造謠誣蔑。
有記者問,據悉,涉嫌參與西班牙跨境電信詐騙案的200多名臺灣嫌疑人以申請政治庇護的方式暫緩遣送回大陸,而臺陸委會稱臺當局尊重各種可能的救濟方法,相關機關也會在必要范圍內提供協助。請問發言人有何回應?
馬曉光表示,堅決打擊各類電信詐騙活動,依法將跨境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緝拿歸案、繩之以法,保護兩岸人民財產安全,這是我們堅定的立場,受到兩岸同胞高度肯定,也得到國際社會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民進黨當局不應該罔顧受害人的正當權益,縱容支持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打著所謂“人權”幌子,企圖幫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這樣只能繼續貽害兩岸同胞,也貽害國際社會。
馬曉光:對金庸先生逝世深感痛心,他是兩岸共同尊敬的作家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查文曄 趙博)“我和大家一樣,驚聞金庸先生逝世,深感痛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金庸先生是海峽兩岸共同尊敬的作家,他的創作為中國文學拓展了另一片審美天地,拓展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兩岸同胞紀念他,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當天發布會上,有臺灣記者問: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受到兩岸民眾關注。請問發言人如何評價金庸先生的文學作品在兩岸的影響?馬曉光作了上述回答。
發布會上,馬曉光還應詢介紹了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情況。此屆文博會將于11月2日至5日在廈門舉辦,將開設省市與文化名企強企、工藝藝術品、創意設計、數字內容與影視、文創旅游5個展區,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設展位將近3500個。首次設置了臺灣生活館,其中臺灣企業參展數量近千家,較往年持續增長。
他說,海峽兩岸文博會2008年創辦至今,在推動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共創雙贏,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以及投資交易方面,已成為重要平臺,取得積極成效。本屆文博會將推出40余場活動和30多個分會場,呈現出諸多新亮點。
有記者問:日前召開的第一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上,兩部兩岸合拍的影視劇簽訂了協議。請問今后在促進兩岸影視文化交流方面還會出臺哪些舉措?
馬曉光回答說,我們一貫積極支持加強兩岸影視界合作。“31條惠及臺胞政策措施”中就包含3條為臺灣影視界人士來大陸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的內容,已相繼落地。我們繼續鼓勵兩岸影視界加強合作,其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鼓勵合拍兩岸影視劇,共同弘揚中華文化,通過文學藝術形式促進兩岸民眾相互理解,達到心靈契合。
有記者問:近日由兩岸40多名專家學者歷時8年多合編的《媽祖文化志》宣布編撰工程告竣,這是首部兩岸合編的媽祖文化專志,共計4卷357萬字。請問如何評價該著作在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馬曉光表示,媽祖文化是兩岸民眾共同的信仰,也是連接兩岸同胞感情的強有力紐帶。這部文獻的出版,必將為促進兩岸媽祖信眾之間的相互溝通和情感契合,為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發揮應有作用。
國臺辦:希望日方重信守諾妥善處理涉臺問題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劉斐 趙博)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日方已多次表示將繼續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和對中方做出的相關承諾。我們希望日方重信守諾,妥善處理涉臺問題,切實維護好中日關系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有記者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月訪華期間重申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中闡明的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做了上述回答。
有記者問:本月22日,美國兩艘軍艦穿越臺灣海峽,臺當局回應稱“樂見各種有助于區域安全穩定的努力”。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馬曉光就此表示,外交部、國防部已就此表明我們的態度和立場。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堅決反對美方與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系。這個立場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
他說:“我還是要再次強調,挾洋自重,勾連外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必將自食惡果。”
國臺辦: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為臺商創造更好營商環境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查文曄 石龍洪)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我們將繼續通過擴大開放、深化改革來創造更良好營商環境,為臺商在大陸發展事業創造條件,這是最大的政策支持和協助。
馬曉光表示,針對臺胞反映的心聲和問題,我們今年2月以來出臺“31條措施”、取消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許可證、為臺灣居民發放居住證。這一系列措施也是為了在應對外部形勢變化下,使臺灣同胞能更好享受同等待遇。同時,我們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出臺了一系列經貿方面的措施,也都適用于臺灣投資者和工商企業。
有記者問及11月中下旬兩岸航班安排,馬曉光回答說,應廣大會員和臺胞強烈要求,日前全國臺企聯邀請兩岸的航空公司就臺胞返臺機票問題進行溝通,商定了目前到2019年春節期間臺胞返鄉、團購機票的具體操作辦法,并已發布。
對于有消息說揚州的航班被取消,馬曉光應詢說:“如果消息屬實,我想,在廣大臺灣同胞都愿意返鄉投票之際,誰在剝奪臺灣同胞行使正當權利的資格,誰在意圖影響臺灣的選舉,大家會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