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俠克、李放)相關機構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約有2億人患聽力障礙。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業內人士呼吁,伴隨老齡化進程,在關注聽障人群這個龐大群體時,更要關注如何保護好每個人的耳朵。
“很多人對于耳鳴等癥狀并不在意,以為是沒有休息好,但其實這是耳朵在發出警報,必須及時就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科主任李永新說,聽障不僅是生理上“聽不到”,更會引發眾多心理問題。
近年來,突發性耳聾患者的數量逐漸增多,且患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有的是因為情緒波動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造成突發性耳聾,有的則是由于壓力大或過于勞累所致。
此外,非職業噪聲性耳聾的危險也不容忽視。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謝靜說,種類繁多的電子設備,長時間使用耳機,高分貝強度的現場音樂會和KTV聚會等不健康的用耳習慣,正成為年輕人的“聽力殺手”。
專家表示,現在年輕人喜歡戴耳機睡覺聽音樂,在公交、地鐵上也長時間使用耳機聽歌,此類行為對耳朵是一種噪聲性刺激,可能會導致耳鳴、耳朵不舒適,甚至會引發聽力下降。為了保護聽力健康,使用耳機應遵循“60-60”原則,即用耳機時“音量開在60%以下、使用時間不超過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