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加壓提高標桿爭先進位
——全省新建項目觀摩活動啟示之金昌篇

(8月17日,王三運、劉偉平帶領全省新建項目現場觀摩團在金昌市進行項目觀摩考察。這是觀摩豐盛環保20萬噸合成氨和金泥集團公司40萬噸電石項目建設情況。本報記者高檣
8月21日,金川集團公司年產40萬噸離子膜燒堿二期工程、年產30萬噸PVC工程、年產30萬噸銅材深加工工程、鎳銅冶煉系統余熱發電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35.6億元。這些新建項目都是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條、研發和生產精深加工產品、提高產業發展層次和資源利用水平的重點工程,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
當日,還舉行了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金泥集團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甘肅金川化工材料有限公司、甘肅金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揭牌儀式。
“這是落實全省新建項目觀摩活動金昌點評會精神的開始,下一步我們還將由公司領導帶隊圍繞有色金屬新材料走出去考察相關項目。”金川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志強說。
不僅金川公司,整個金昌市都有種“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金昌市委書記張令平在8月22日召開的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說,要采取有力措施,貫徹落實全省新建項目觀摩活動精神,自我加壓,提高標桿,強化措施,爭先進位。
觀摩團肯定金昌工作成績,指出經濟發展面臨的不足
8月17日,觀摩團在金昌考察,先后觀摩了金泥40萬噸電石、鑫華焦化150萬噸搗固焦、豐盛環保20萬噸合成氨、金昌大劇院、高岸子城中村改造、熱電聯產工程、1萬噸羰基鎳和6萬噸電解鎳等8個項目。通過實地觀摩,觀摩團成員對金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斷延伸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鏈、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印象深刻。
當晚,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和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對金昌的工作進行了點評。王三運從三個方面充分肯定了金昌的工作:一是招商引資有力度,二是循環經濟見實效,三是城鄉統籌很典型。同時指出金昌經濟發展面臨的“兩大矛盾”:一是資源逐步枯竭與培育接續產業的矛盾日益凸顯;二是現有的優勢產業與高附加值鏈條脫節的矛盾日益凸顯。對金昌今后的項目工作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著眼長遠謀項目,二是著眼優勢招項目,三是著眼服務抓項目。
劉偉平點評說,金昌在循環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和推進城鄉一體化等方面都創造了新的成功經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發展循環經濟力度大,在全省處于領先水平;二是工業園區的建設不僅規劃水準高,而且實施的水準高;三是城鄉一體化建設進展快、成效明顯;四是有色金屬新材料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突破。
“王書記、劉省長的重要指示,主要包含四層意思:一是如何圍繞有色金屬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建設,把有色金屬新材料作為首位產業、主導產業,在招商引資上下更大功夫;二是如何圍繞‘三化’同步、統籌城鄉發展,進一步做大城市規模,加快城鎮化進程;三是如何圍繞城市可持續發展,及早謀劃接續產業、替代產業;四是如何圍繞城市的生產、發展和群眾生活,加大第三產業發展力度。”張令平說,觀摩后的點評會思想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非常符合金昌市實際,對于金昌加快推動轉型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樹立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抓項目、抓招商、抓進度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金昌市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達到或超過了計劃進度,GDP增速全省第一,但經濟總量不大。“這與我們全省重要的工業城市的地位極不相稱。”張令平說,通過這次項目觀摩,感受到的是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面對各地咄咄逼人的發展勢頭,只有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抓項目、抓發展,才能不掉隊、不落伍。
根據省委、省政府近3年發展項目的精神要求,金昌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采取超常規的措施,既要抓好一批龍頭型、基地型的大項目,也要抓好一批科技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中小項目;既要抓交通、城建、水利、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項目,也要抓民生項目;既要發揮資源優勢抓主導產業項目,也要“無中生有”抓替代產業項目,實現項目建設規模、速度、質量、效益“四個提升”。
金昌市將主動研究對接政策、科學謀劃實施項目,把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轉化為項目和資金,特別要在有色金屬深加工項目上有大的突破,在高載能產業發展上有大的突破。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項目建設的“一號”工程,精確招商,裂變式招商,主攻能快速形成產業集群的大項目、能快速延伸循環產業鏈的好項目、能快速搶占高端市場的新項目。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要完成招商引資1050億元。并進一步健全完善項目工作督查機制,今后每季度對項目工作督查一次,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真正實現跨越發展項目化、項目推進目標化、目標落實責任化。
下更大力氣加快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
觀摩會上王三運書記指出,從金昌目前的發展格局來看,用好國家循環經濟這個政策還有很大的文章可做。對此,通過認真研究,金昌市提出下一步循環經濟發展要堅持“循環發展、生機無限”的理念,圍繞建成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一個目標”,完善循環型工業、循環型農業、循環型社會“三大體系”,實施百萬噸有色金屬深加工、百萬噸城市礦產資源開發、千萬噸固廢處理、千萬千瓦級新能源開發和轉化、千萬噸化工循環產業“五大工程”,打造有色金屬及深加工產業鏈、冶金產業鏈、硫化工產業鏈、氯堿化工產業鏈、氟化工產業鏈、磷化工產業鏈、煤化工產業鏈、清潔能源產業鏈、建材產業鏈和再生資源利用產業鏈“十大產業鏈”,努力實現有色金屬深加工向新材料產業方向轉變、化工產業向精細化工方向轉變、新能源產業向就地消納方向轉變,不斷提高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為全省建成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區起到典型引路和示范帶動作用。
目前,金昌市繼續抓好園區循環化改造,確定的12個園區循環化改造項目已經列入國家支持范圍,省發改委審核通過的110萬噸銅渣選礦等6個項目加快實施,其他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快進度。重點爭取金昌市盡快列入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國家新能源利用示范城市、全國直供電試點地區范圍。
循環經濟和城鄉一體化是金昌的“兩張牌”。根據這次觀摩會的要求,金昌市推進城鎮化的力度還可以再大一些,效果還應該更好一些。“我們要按照全省一流、國內領先的標準,繼續組織外出學習考察,進一步開闊眼界,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提升水平,把我們城鄉一體化這張牌打響、打好。”張令平介紹說,金昌市已經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民增收、水權轉讓等26個政策性文件,金川區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也已經批復實施。
在切實抓好觀摩活動金昌點評會有關任務的落實方面,金昌市正在重點抓好10項工作:一是金川集團公司與新川化工產業鏈恢復工作;二是籌備和承辦好全省循環經濟現場會;三是對招商引資和爭取項目資金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查;四是加大老城區臨街建筑物改造力度,改善市容市貌;五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六是加快龍首新區、金水新區建設步伐,進一步做大城市規模;七是完善用項目考核干部、評價干部機制,并組織一次系統考評;八是籌備召開全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現場會,總結推廣經驗;九是采取積極措施,提高農民現金收入水平;十是修訂相關規劃指標體系。
目前,金昌市及金川公司的學習考察活動正在積極組織中,他們奔著項目去,奔著經驗去,帶回來的將是提高標桿、爭先進位的信心與勇氣。
本報記者 牛彥君 劉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