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時事新聞>>焦點>>正文 |
日本情報機構動用所有資源 全程跟蹤神六(組圖) |
(2005-10-20 17:12:12)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新華網 打印本頁 |
|
|
中國神六發射成功后,日本人感情復雜。一些人承認差距,他們比喻說:“這就好比登山,如今的中國就要接近山頂,而日本還在半山腰艱難爬行。”而部分媒體和專業人士則片面強調了中國的威脅。
與此同時,日本情報機構則動用所有資源,監視神六的發射和回收。
日本是如何監視神六的呢?
第一,間諜衛星全程監控神六的發射和回收過程。
目前,日本的間諜衛星系統由2003年3月發射的一顆光學衛星和一顆雷達間諜衛星組成。光學衛星搭載有望遠鏡和數碼像機,彩色攝影可識別地面5米大的物體,黑白攝影可識別地面1米大的物體。雷達衛星可自動發射電波,然后把信號合成黑白圖像,識別度南北方向為1米,東西方向為3米。
衛星拍攝的圖像信息由3個地球站負責接收,最后匯集到日本內閣衛星情報中心進行分析。通過判讀,日本情報機構可了解中國為此次神六發射與回收的整體布局情況。
第二,電子偵聽站搜集神六與地面指控系統和各測控網之間的通聯信號。
目前設在東千歲、小舟渡、琦玉縣大井、島根縣美保、福岡縣太刀洗和鹿兒島縣喜介島的6處通信站,負責無線電通信情報的搜集和分析工作。其中,鹿兒島建立的巨型球狀天線群,可以截收來自任何方向的極其微弱的電子信息,其探測距離可達上千公里,足以捕捉來自中國境內的各種無線電信號。
2003年3月,日本官員和記者觀看日本間諜衛星發射。右下為日本間諜衛星模擬圖
第三,海上監視船將搜集神六飛行軌道的數據。
此次神六發射,中國派出了4艘“遠望號”海上測控船,在三大洋輔助10個陸地測控站工作,其中“遠望一號”就在日本海一帶。日本的海上測控技術很先進,能查明對方電子設備的技術參數和性能,獲取對方的無線電通信、導彈和火箭發射等重要情報。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中國神六升空
日本人心情復雜,承認中日航天領域存在差距
10月12日上午,很多日本市民通過東京繁華街區的電子播報牌,第一時間看到了神六升空的消息,而日本各主要電視臺在不同時段的新聞節目中,也播報了這一新聞。以生活和社會新聞為主的各大晚報,也清一色地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神六發射的消息。
日本一些專業人士指出,日本在航天領域與中國存在差距。《讀賣新聞》科學部記者山田哲朗說:“日本人搭乘過美國的航天飛機進入宇宙空間站,于是就宣稱自己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這就像坐在別人的自行車后架上,說自己學會了騎自行車一樣,無異于自欺欺人。”
一些網民對中國神六的成功發射滿含醋意。一些人說:“對這樣的國家,我們應該考慮取消對它的政府開發援助。”
日本部分專家和媒體大肆渲染中國威脅
神六發射后,部分日本專家也片面強調了中國的威脅。日本宇宙工程學分析家中信夫說:“中國的宇宙開發是在軍方主導下進行的,如果中國能建成宇宙空間站,地球上的所有國家都會遭到監控,日本的安全也將受到威脅!
而日本媒體的“酸葡萄心理”更加明顯。它們把相當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隱性宣揚“中國威脅論”方面。他們將美國變成主角,用了“借刀殺人”之計。
日本最大的右翼報紙《產經新聞》稱,中國掌握高精度的導彈制導技術,使得臺灣海峽發生危機時,包括駐日美軍基地在內的日本戰略目標,都可能成為中國打擊的對象。
《日本經濟新聞》則說,中國發射神六,將刺激美國的載人宇宙計劃。美國國會和國防部會越來越多地出現航天領域的“中國威脅論”。
日情報機構全方位監視神六的發射和回收
在媒體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同時,日本情報機構對神六進行了全方位監視。
間諜衛星全程監控神六的發射和回收過程。日本主要通過2003年3月發射的一顆光學衛星和一顆雷達間諜衛星進行監控。
衛星拍攝的圖像信息由位于北海道苫小牧市、茨城縣北浦町和鹿兒島縣阿久根市的3個地球站負責接收,最后匯集到日本內閣衛星情報中心進行分析。
電子偵聽站將搜集神六與地面指控系統和各測控網之間的通聯信號。日本建立了專門搜集中國無線電通信情報的諸多偵聽機構。
海上監視船將搜集神六飛行軌道的數據。此次神六發射,中國派出了四艘“遠望號”海上測控船。由于海上測控具有機動性,日本的監視船利用地理的便利,選擇最佳觀測點,測量神六的空間位置和飛行軌道。
中國的成就刺激日本不遺余力進行追趕
針對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巨大進步,日本也不甘落后。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國家安全決策部主任弗雷塞說:“在航天事業上已進入快車道的中國,毫無疑問引起了日本的注意!
據報道,日本著名手提電話公司NTTDoCoMo的前主席立川敬二,于2004年11月擔任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新主席。
2005年4月,立川敬二宣布了“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2025目標”,試圖將該機構改頭換面,并建立載人航天計劃。立川敬二表示,未來10年該機構會致力研究探月計劃的可行性,并評估日本是否應發展載人航天計劃。他承認中國最近的航天成果,是刺激日本積極發展其航天事業的強大動力。他說:“中國在這個回合領先我們一局,是1比0,但我們已充分意識到我們的太空發展計劃必須要包括載人太空船。”(駐日本特約記者韓瑞 本報特約記者 章卓)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