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時事新聞>>焦點>>正文 |
日本阻撓歐盟對華軍售3大原因:保持對華威懾力 |
(2006-4-29 9:33:08)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世界新聞報 打印本頁 |
|
|
4月24日,在日本東京召開了歐盟與日本首腦協商會議。在這次會議前,小泉公開表示“不能同意歐盟負責對華解除武器禁運措施”。會議進行中,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與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舉行會談時,也警告歐盟“要謹慎對待武器禁運問題”。從2004年開始,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日本高官對歐盟各國施壓,阻止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日本為什么對這件事這么上心呢? 反對解禁日本政要很齊心 在一般人看來,反對歐盟解禁對華售武最厲害的應該是美國,但事實上,卻是日本站在了反對中國的最前線。日本的各級政要,無論是首相,還是外相,甚至是一般議員,只要有機會和歐盟或西歐國家的領導人見面,別的議題可能隨時變換,唯一不變的就是要求歐盟放棄對華售武解禁。 2004年11月4日,當時的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在與芬蘭國防部長凱里埃寧會談時,稱對歐盟解除對華武器出口禁令表示“擔憂”,“雖然日本和中國在經濟方面有著良好的關系,但從安保方面來看,目前中國正在增加國防費用的投入。日本正對中國強化軍事力量感到擔憂。”12月,當時小泉的外交助理、前外相川口順子在出席歐安組織外長會議期間,也稱出于“亞洲安全保障的考慮”,日本不希望歐盟對華售武解禁。 去年5月,法國總統希拉克訪問日本,小泉在觥籌交錯之時,不忘拉攏法國,向希拉克表示“日本強烈反對歐洲解除軍售中國的禁令”。今年1月,防衛廳長官額賀福志郎訪問英國與英國國防大臣會談時,“贊賞”英國始終“建議歐盟在對華武器禁運問題上采取慎重態度”是“明智的”,“是有助于東亞地區穩定的”。 日本政要在此問題上表現出來的態度出奇地一致。我們從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阻止歐盟對華軍售解禁,已經成為日本政府內的共識以及對歐外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將來仍會在這個問題上維持對歐洲施壓的姿態。 反對解禁原因有三 在阻止歐盟對華軍售解禁問題上,日本打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所謂的“東亞地區安全平衡”,誣陷我“軍費急速增長”,正在打破東亞的軍力平衡。日本還稱若歐洲在這個時候解禁,將使中國在東亞地區占據主導地位,有可能引起臺海戰爭等等。實際上,日本的真實想法遠沒有那么簡單。 首先,日本認為歐盟武器解禁可能會加快中國的武器現代化速度,從而對日本在常規武器技術方面的所謂“優勢”形成挑戰。 日本軍方放出風來:歐盟對華武器解禁之后,歐洲賣給中國的武器,可能會增強中國的海軍軍力,從而對日本在海洋的“傳統優勢地位”形成挑戰。在軍事技術方面,日本重工業發達,軍工基礎相當雄厚。雖然日本自衛隊人數有限,武器數量也不多,但稱得上“少而精”。因此,日本軍方希望維持當前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態勢,阻遏中國軍事現代化速度。這樣日本便能維持優勢,保持對中國一定程度的“威懾力”。 其次,日本拿歐盟武器解禁作借口,煽動“中國威脅論”,為增強日美同盟、形成事實上的日美臺安全同盟制造借口。 在阻止歐盟解禁的時候,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都散布中國“事實軍力”大大超過表面力量的謠言,稱大陸會對臺動武。去年2月,日美2+2會談時,確定了幾大共同戰略目標,其中就有所謂的維護臺海和平。在日本不斷鼓吹“歐盟對華售武解禁破壞東亞平衡”的背后,事實上隱藏著日美與臺灣當局勾結,共同遏制中國的“禍心”。因此,反對歐盟對華軍售解禁已經成為日本在國際上宣傳所謂“中國威脅論”的舞臺。 再次,日本阻止歐盟武器解禁背后還隱藏著日本增強軍事力量的意圖。這也是日本借此事鼓吹“中國威脅論”所要達到的第二個目的。日本右翼政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對外公開表示:“歐盟對華武器解禁,就是間接地拋棄日本,日本應該認真考慮自己開發強有力的武器了。日本制造的武器也當然可以出口到國外。”這背后的意思就是,如果歐盟最后決定解禁,日本會利用這個機會,突破憲法對日本軍事力量的限制,不僅要制造武器,還要向外出口武器。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