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7月10日電(記者王正忠 蔡敏)署名“風雨是晴”的網友從來沒想過自己的一份網上建議會引起安徽省銅陵市規模最大的一場整頓干部學風運動。他也因此在當地聲名大振。
去年9月,“風雨是睛”在安徽省銅陵市市民論壇上發帖,痛陳當前一些黨員干部學習氣氛不濃、學風不正、學歷教育注水等諸多問題。他建議“市委書記沈素琍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從抓學風入手,狠抓干部作風建設,真正使銅陵市的干部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帶頭人。”
中共銅陵市委書記沈素琍第二天就親自以實名回復說:“黨員干部學風建設是黨建工作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這方面是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前要從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建立健全干部教育長效機制。”銅陵市一場大規模的整頓干部學風運動由此拉開序幕。
中共銅陵市委黨校出臺一系列措施,包括黨校領導跟班聽課抓監督;全校師生獻策改進教學內容,增設27個新專題,提高學員興趣;黨校學習期間必須配合一定時間的基層實踐等等。
網友“青青子衿”在評價這場由網民建議而興起的干部大學習活動時認為,這充分體現了中共領導干部傾聽民聲、關注民意、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在網民數量超過1億的中國,網絡傳播方式已成為中國公眾表達民意、參與政治經濟生活的新平臺,而既是網民又為地方官員的一些中共黨員們也開始利用網絡實名納諫,開拓民主執政新途徑。
蕪湖市代市長陳樹隆日前在市政府市民心聲論壇上發帖:“和許多朋友一樣,我也是‘市民心聲’的熱心網友。通過這一平臺,我了解到大家對城市建設、管理的批評和建議,對此我受益匪淺。我和我的同事們將堅持執政為民的理念,高度重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這位代市長的帖子發出后,網上人氣獨占鰲頭,有建言獻策的,有高度評價的。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程貽舉則干脆開設了自己的博客。他在介紹中寫到:“我的所思、所言都將通過這個博客告訴大家,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通過這個博客告訴我。歡迎大家多來灌水。”
65歲的全國政協委員、原教育部副部長韋鈺也在自己的博客上廣泛征求網民對中國教育的思考和建議。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博客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發表意見的空間,我喜歡這種民主的、單純的方式。”
安徽大學法學院行政法研究室主任陳宏光教授認為,互聯網跨越了地域疆界,突破了組織界限,實現了黨和政府與普通群眾的直接溝通,是對傳統執政方式的有益補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