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本是萬物勃發的時節。然而,在中國石油工業搖籃的玉門市,卻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自3月3日起,連續4天一場又一場的暴雪突降,到3月7日,玉門市的昌馬、赤金、清泉等鄉鎮積雪平均厚度達到60多厘米,最深處竟達1.5米。
50年不遇的雪災,造成261名放牧群眾和8.9萬只羊被困山中,6538只羊死亡,2600只羊下落不明,72頭大牲畜死亡。
道路被封,群眾被困,牲畜死亡……災情迅速從受災最嚴重的昌馬鄉傳到玉門,傳到酒泉,傳到省城,從省城又傳到北京。
救災:刻不容緩
獲悉災情后,正在北京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和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全力救助因災被困人員,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北京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酒泉市市委書記李建華也立即打電話安排救災工作,要求各有關部門立即采取措施,多方籌措救災資金和物資,緊急救助受災群眾,確保不發生人員死亡和其他不安全事故,努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與此同時,酒泉市和玉門市緊急研究和安排部署抗災救災工作,啟動酒泉市和玉門市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成立玉門市低溫雪災應急指揮部,設立9個救援工作小組,前往災區開展救援工作。
3月7日早晨,玉門市市長雒興明率領救援工作組到達昌馬鄉。3月7日晚,酒泉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喜成帶著緊急下撥的20萬元救助資金和100噸飼料,趕往昌馬鄉。當日,省民政廳也組織先期救援人員趕赴災區,并緊急撥付45萬元專項救災資金。8日,省民政廳有關領導帶隊的救災組趕赴災區,并再次撥付50萬元救災專款,送去300套棉衣棉被。
推進:打通“生命線”
疏通道路,救人為先。設在昌馬鄉政府的救災指揮部當機立斷,作出這樣的決策。
3月8日上午,上百名先期到達的機關干部分三路開始行動,向放牧人員居住的東山、西山、南山進軍。“雪仍在下個不停,打頭的鏟車緩慢地清除堆積在狹窄道路上的厚厚積雪,救援人員攜帶著救援物資跟在鏟車后,深一腳淺一腳地吃力前行,大片大片的雪花在寒風的挾裹下直往救援人員的領口里鉆,零下20多攝氏度的寒冷天氣凍得救援人員瑟瑟發抖……”回憶起8日首次前往東山救援的情景,昌馬鄉鄉長李建軍記憶猶新。
為了早日找到被困放牧人員,負責疏通道路的三路人馬夜以繼日奮戰。3月8日下午,前往東山救援的人員找到了第一個被困人員——昌馬鄉昌馬村村民劉生寶。見到救援人員,劉生寶眼里閃著淚花,連說3個沒想到:“沒想到雪下得這么大、這么久,沒想到有這么多領導和群眾牽掛著我們,沒想到政府救災行動會有這么快。”
50年不遇的大雪封了所有道路,打通一條道路就意味著多一條生路,多一線生的希望。為全力打通所有通往放牧人員居住的道路,確保一條條“生命線”暢通,50多名鏟車司機輪流上陣,日夜不間斷地鏟雪除冰,餓了吃一塊干方便面,困了就換下來在車里打個盹。參與東山道路鏟雪的駕駛員周尚德告訴記者:“這是我這輩子干的最艱難的活,雪太厚,路形又不知道,一小時還前進不了5公里!”
時間一小時一小時過去,道路一條一條被打通,經過救援人員兩天艱苦卓絕的奮戰,到9日中午,通往東山、西山、南山的200多公里山路基本被打通,食品、飼草等物資源源不斷送到被困人員的住所,被困人員的生命和財產有了臨時保障。
到9日上午,261名被困人員中已有257名被找到。
搜尋:一個都不能少
“務必盡快找到剩余3戶4名被困人員,確保所有被困人員生命財產安全!”指揮部向全體救援人員下達死命令。然而,在白雪皚皚、方圓幾百里的大山里找到剩余的4名被困人員是何等的艱難。救援人員和熟悉情況的當地村民開始分兩組攜帶帳篷、火爐、燃煤、食品等救援物資進山搜尋。
被困群眾牽動著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的心,剛剛參與道路疏通和救援工作的酒泉市公安干警和酒泉市武警支隊的官兵們還沒來得及休息,就主動請纓,加入搜尋隊伍。20多名公安干警和50多名武警官兵分頭在東山和西山展開拉網式搜救。
在海拔2650多米的東山牧場上,積雪深過膝蓋,每向前行一步都十分困難。武警官兵們就你攙著我、我扶著你,一步步向前移動,一個山溝一個山溝地搜尋。到下午1時,在當地人稱為火燒溏的山溝,終于找到了被困人員魏德兵。此時,魏德兵已被困69個小時。當武警官兵送上礦泉水、牛奶等救援物品后,魏德兵長跪不起,連聲說:“感謝你們,感謝黨和政府!”
尋找嚴登亮、鄭德蘭夫婦的路同樣艱辛,公安干警們從中午進山到下午6時,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包,仍沒見到老兩口的身影,崎嶇的道路,兩尺多厚的積雪,令干警們精疲力竭。此時,他們只有一個信念:堅持,再堅持,堅持就有希望!
到晚上8時30分,干警們在爬上最后一個山包時,聽到了羊叫聲。他們立即循著羊叫聲走到山包底下,老兩口聽到了來人的聲音,早已等候在房門口。老兩口緊緊拉住干警們的手,激動不已。
此時,此次雪災受困人員只有昌馬鄉東灣村一組牧民陳玉兵還未找到。
被困群眾一個都不能少!為了在大山深處找到陳玉兵,前來支援的蘭州軍區空軍部隊擔負起空中搜尋的任務。3月10日11時30分左右,在昌馬鄉東山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在盤旋到第六圈時,機組人員終于在白雪皚皚的東山霸王溝深處發現一個晃動的身影,陳玉兵找到了!地面搜尋人員接到機組人員的指令后,踏著厚厚的積雪艱難前行3個多小時,在下午3時20分,終于和被困的最后一名放牧人員陳玉兵見了面。陳玉兵顫抖的雙手緊緊拉住救援人員的手,流出激動的淚水。
至此,玉門市雪災中被困的261名放牧人員全部被找到,無一人員傷亡,搜尋援救圓滿成功。
“雪災50年不遇,但災區沒有因災傷亡一人,實屬不易。”玉門市市長雒興民說。
為了救助雪災中被困的群眾,酒泉市共出動1650多名救援人員參與救援工作,政府部門投入294.98萬元救災資金,為受災群眾發放、投放了大量物品,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受災群眾的關心和關懷。
一場生死大救援,讓這個春天顯得驚心動魄,但更彰顯著力量,充滿著溫暖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