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穿行于19.2萬平方公里酒泉大地,處處是熱火朝天的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場景。無論是在投資60億元的敦煌市“龍行天下”文化旅游度假城項目建設現場,還是剛剛開園的酒泉奇石博覽園,所奏出的都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最強音。
以建設文化強市為目標,以打造“敦煌文化”和“航天文化”兩大品牌為主線,酒泉市在過去的一年里,文化產業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2012年,全市開工建設文化項目59個,總投資額達到23億元,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7.07億元,較上年增長2.06億元,增長速度為41%,占全市GDP比重達到了1.23%。
酒泉市爭當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排頭兵。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號角吹響后,文化資源豐富,歷史積淀深厚,以敦煌文化、邊塞文化、民族風情、航天科技蜚聲中外的酒泉市又沖鋒在先,發展文化產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3月31日,全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后的第二天,酒泉市委書記馬光明就帶領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赴敦煌調研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情況,現場辦公解決敦煌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在敦煌文化商業街、酒吧文化一條街、沙漠生態體育公園等項目建設現場,馬光明看得認真,聽得仔細。他要求有關部門和市縣區主要領導不僅要對文化產業項目進行一站式服務,還要對項目審批進行跟蹤服務,實行“一條龍”服務,確保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快速推進。
在下午召開的全市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推進會上,市政府主管文化的領導向與會人員傳達了全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書記王三運的講話精神,7個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就今年開展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進行了匯報,市委書記馬光明對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了具體意見和要求。
酒泉市委書記馬光明說,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是迄今為止國家批復的唯一以文化為主題的發展戰略平臺,這是酒泉市乃至我省加快發展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他要求各縣市區要迅速傳達全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讓省委、省政府的這一決策在短時間內家喻戶曉。要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縣市區主要領導要像抓經濟社會建設一樣,抓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要深刻領會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的重要性,抓好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一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二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的需要,二是發揮資源優勢,實現酒泉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需要,三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馬光明指出,貫徹落實好全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要搞好銜接,在統籌規劃上下功夫。規劃首先要與全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總體規劃相銜接;其次要與全市“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再次要與國際明星城和戈壁明珠城建設規劃相銜接。從現在起,各縣市區和宣傳、文化、文物等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緊緊圍繞省上打造的“1313”工程,研究吃透政策,有針對性地謀劃項目、完善規劃、匯報銜接,爭取更多項目列入省上規劃。
馬光明強調,加快酒泉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步伐,要突出重點,在項目建設上做文章。要著力抓好項目規劃,著力抓好項目爭取,著力抓好招商引資。要在強化保障,推動落實上下大力氣。一要強化組織領導。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是“一把手”工程,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市上要在市文化產業發展協調推進小組的基礎上,成立酒泉市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構,具體負責全市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確保抓實見效。二要加大資金投入。要建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對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同時,要借鑒先進地區經驗,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吸引各類社會資金投入文化產業發展。三要強化督查考核。文化部門要一月一督查,政府要一季一通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專項督查力度,定期通報反饋督查結果,促進工作責任和各項任務落實。年底要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嚴格兌現獎懲,充分調動全市各級抓文化產業發展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