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記者 張革文
一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一個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航地之一。
9月11日,酒泉與青島兩市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從而正式拉開兩市牽手共建“一帶一路”的大幕。
青島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和沿海開放城市,是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樞紐,在“一帶一路”建設規劃中的戰略地位明顯。
酒泉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在推進向西開放,加強與中西亞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作交流上具有顯著優勢。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酒泉和青島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合作機會,也為兩市的廣大客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商機。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之后,作為“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戰略地位和顯著優勢的兩個城市,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均有大手筆、大行動。兩市簽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兩市加緊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一個縮影,也是兩市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生動實踐。
酒泉市委書記馬光明說,酒泉與青島兩市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方面優勢明顯、互補性強。酒泉市將加強與青島市在經貿、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聯手重振絲路雄風,共筑發展美好未來。
青島市委副書記王偉表示,青島與酒泉在長期的經貿文化交流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實施,將兩座城市更加緊密地連在了一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是兩市新一輪合作的嶄新開端,希望雙方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實現更高層次的合作共贏。
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建、互利共贏、繁榮發展”的原則,酒泉、青島兩市將全面加強兩市間產業、科技、人才、商貿、旅游、物流等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建立起兩市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促進兩地經濟的轉型升級。
一是發揮資源互補優勢。酒泉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建設青島國際化大都市提供資源保障。青島將發揮科技和裝備制造業優勢,為酒泉礦產資源深加工提供技術和裝備保障,推進酒泉風能、太陽能開發和裝備制造業發展。
二是強化商貿口岸物流合作。兩市將加強兩地口岸跨區域戰略合作,利用青島港口岸的物流集散、多式聯運的優勢和酒泉市外貿貨物的資源優勢,推進口岸功能的延伸,形成大通關的區域合作。同時,以網上絲綢之路建設為契機,加強青島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和酒泉市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聯系對接,支持酒泉建設應用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協助引進重點電商企業。
三是開展農業合作對接。兩市將在農產品精深加工、特色農產品市場開拓、現代物流配送、農業科技培訓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加強對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鼓勵兩市企業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合作,擴大企業規模,延長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建立兩市農產品合作銷售平臺,協助對方在本地設立優質農產品營銷窗口。加強農業技術合作和科技信息交流,建立兩地農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四是推進文化旅游融合。兩市將加強文化旅游合作,共同開發旅游景點,策劃精品線路,組織考察互訪,積極構建兩市互為客源地、互為目的地的旅游格局。同時,整合兩市旅游資源,互為對方免費宣傳旅游,積極利用各自宣傳平臺和當地主流媒體推介對方旅游產品,定期舉辦旅游宣傳推介活動。
五是加強園區交流合作。兩市將在開發區建設的政策、機制、運營等方面加強交流,鼓勵園區開展項目、資源、技術、產品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共建“飛地產業園”。
六是擴大科教資源共享。兩市將加強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聯合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和技術中心等,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整合優勢資源,建立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和技術轉移應用機制,共同創建高端人才工作站、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和創新人才創業園區。
牽手共建“一帶一路”奠定了兩市全方位、寬領域的基礎,架起了兩市互利共贏的快速通道。在青島·酒泉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交流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酒泉市與山東力諾電力集團、青島春陽種業公司、山東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業成功簽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21個,總投資達到了114.64億元,簽約項目涉及新能源開發、裝備制造、加工、農業產業化、文化旅游、商貿物流、化工建材、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