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初冬的嘉峪關依然風和日麗。參加黨的十七大歸來的嘉峪關市委書記張開勛談到十七大精神對嘉峪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時,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他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他在當地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各項活動中,結合嘉峪關實際,對十七大精神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張開勛重點就學習十七大報告中關于改革開放的論述,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想法。
張開勛拿出自己的學習筆記說,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時指出:“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新的偉大革命。”回顧改革開放近30年的奮斗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嘉峪關市經濟社會超常發展的今天。
對于嘉峪關的市情,張開勛始終有著清醒的認識。嘉峪關地域狹小、不設縣區、地處戈壁腹地、遠離中心市場、自我發展能力有限。但同時又有毗鄰新疆、青海、內蒙古的區位優勢,有酒鋼公司直接帶動的優勢,有周邊的中核四○四總公司、玉門油田、東風航天城等國有企業和科研基地的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動與聚集的優勢。
從嘉峪關這種特殊的市情出發,嘉峪關市委、市政府在實踐建設“五城三高”、實現“兩個率先”總體思路的過程中,始終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用開放聚集要素,形成活力;以開放的意識和全局的觀念不斷加強地企合作,全力支持酒鋼、服務酒鋼,酒鋼的發展壯大又給地方以有力帶動;以開放的胸懷,支持幫助中核四○四總公司和大唐八○三電廠等企業生活基地建設。張開勛說,支持了企業,就是支持了自己;發展了企業,就是發展了地方;只有不斷開放,才能地企共榮,地方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
談到今后的發展,張開勛信心滿懷。他說,嘉峪關在擴大開放方面具備許多條件和優勢。近幾年,隨著嘉峪關機場擴建、武嘉鐵路電氣化改造、敦煌鐵路、嘉策鐵路、蘭州至嘉峪關高速公路的建成投運,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已呈立體交通格局。嘉峪關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基礎保障越來越好。周邊國有大企業發展勢頭強勁,酒鋼公司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和擴張,已形成跨國界、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一業為主、多業經營的現代企業集團,躋身于全國特大型鋼鐵企業行列。前不久酒鋼與哈薩克斯坦歐亞工業財團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在國內鋼鐵企業的對外合作上尚屬首例,為打造酒鋼百年基業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利用蒙古國豐富的煤炭資源建設1000多萬千瓦的嘉酒煤電基地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啟動。隨著中核四○四總公司嘉峪關生活基地的建成,一批輔助產業項目陸續轉移到嘉峪關,為推動嘉峪關市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
這些年,嘉峪關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設作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來抓,取得顯著成績,城市的品牌效應已成為擴大開放的基礎和平臺。把城市建設與園區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協調起來,建設了由嘉東、嘉北、雙泉三個分區組成的省級嘉峪關工業園區,累計投資12.43億元,入駐企業99戶,年產值10億元,稅收近3000萬元,安置就業4000多人。今年新開工建設的不銹鋼工業園和多經產業園建設進展順利。
“嘉峪關市要充分發揮現有工業基礎比較雄厚,土地、電力比較充裕,勞動力價格相對低廉的優勢,努力把嘉峪關建成東部企業向西部轉移的生產加工基地、商貿倉儲基地和生活消費基地。”
張開勛說。抓住國家建設“西電東輸”電力高速公路的機會,積極爭取750超高壓輸變電項目落戶嘉峪關,為嘉酒煤電基地的發展打開通道。充分利用國家支持可再生能源和省上建設河西風電走廊的機遇,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和風電設備制造業。要把城市與園區建設、城鄉一體化協調起來,突出城市帶動、園區帶動、重點企業帶動和旅游商貿帶動,整合現有資源,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一定要積極服務、支持企業,在服務大企業、服務大項目的過程中,利用更多的資源配置機遇,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城市接續產業。隨著嘉峪關經濟社會的新一輪發展,特別是隨著城市周邊企業的大調整、大發展,努力提升城市服務業水平的任務越來越迫切,發展的空間很大,機遇也很好,嘉峪關市一定力爭在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上有新突破。
張開勛說,黨的十七大對堅持改革開放、統籌區域發展、支持西部開發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駐嘉峪關的國家和省屬大中企業在改革開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招數、新舉措,省委、省政府對嘉峪關和酒鋼的發展更加關懷、更加重視,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外部條件越來越好。嘉峪關經濟社會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只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扎實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嘉峪關的奮斗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