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觀 促進教育大繁榮
秦安縣第一中學校長 張耀清

秦安縣一中學校長張耀清陪同市縣主要領導視察學校發展情況
秦安教育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縣上下尤其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教育事業健康和諧發展,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與黨的十七大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與構建富裕、文明、和諧秦安的新需要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須牢固樹立“科教興縣”思想,堅持科學發展,優先發展教育,助推秦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解決高中教育“一枝獨秀”問題
實現高中教育均衡發展是秦安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秦安縣有普通高中8所,5所分布在農村,農村高中學生占全縣高中學生總數的64.88%,高考應屆本科上線率較低,城區高中同樣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發展不平衡,縣一中歷年在全縣高考評比中“一枝獨秀”。因此,必須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著力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大骨干師資培養力度,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實現秦安高中教育“遍地開花”。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統籌各類教育均衡發展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強烈渴求,適應教育結構本身的變化,統籌教育布局的調整與優化,辦優質教育已迫在眉捷。教育布局調整要與災后學校重建相結合,農村教育要堅持義務教育的主體成份,小學生人數減少快,調整步伐相應要快,初中生人數近幾年內相對穩定,可滯后一些,仍要未雨綢繆。鼓勵扶持民辦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義務教育與非義務教育、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健康、均衡、和諧發展。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優質化建設
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振興秦安教育的根本。在積極引進優秀大學畢業生補充師資后備力量的同時,必須抓好抓實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加大教育培訓和校本教研力度。采取輪訓等方式進行滾動培訓,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用“師帶徒”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培養骨干力量,突出特長,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實行教師崗位聘任制,建立健全考評制度,促進教師合理流動,不斷推動教師隊伍優質化建設。
四、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促進教育公平可持續發展
農村學校由于自然條件、教育投入、師資水平、辦學基礎和學校管理等諸多因素,難免出現一些教學設施相對落后,管理水平相對較低,辦學效益相對低下的薄弱校。對這類學校要對癥下藥,重點扶持,爭取政策傾斜,在資金投入、硬件建設、教師研修培養等方面優先考慮,對口支教幫扶。鄉鎮初中和中心小學可由縣直學校對口幫扶,村級完小可由鄉鎮中心小學對口幫扶,互派優秀教師掛職學習,開展教研教改活動,不斷改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切實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可持續大發展大繁榮,為秦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