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教育局局長李淳在秦州區
調研學校災后重建、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安全工作

3月31日至4月1日,天水市教育局局長李淳帶領機關相關科室人員,在秦州區副區長蔣小麗和區教育局局長羅永安的陪同下,深入到秦州區的建二小學等8所城區小學和娘娘壩中學等6所農村學校進行工作調研,通過現場調研、召開座談會、聽匯報等形式,重點了解了拉動內需和災后重建等校建項目工程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情況。并對今后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李淳指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決定秦州區教育在全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育整體辦學水平理所當然受到社會高度關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教育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當前我市城區學校辦學條件和優質教育資源已不能滿足群眾對教育的需求。為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市教育局在認真調查論證的基礎上,與市規劃、發改、建設等部門聯合編制了《天水市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和市委常委會審定下發執行。《規劃》具體到了兩區城區的每一所學校,最大限度地擴展了學校的占地面積和發展空間,已為今后學校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另外市政府已給秦州區安排了市四中、新華門小學和建二小學等災后重建項目,今后還將通過城市教育費附加支持兩區城區學校建設,在項目安排上也進一步向秦州傾斜,盡力改變因秦州區未列入國扶省扶縣區、缺少校建項目而造成學校基礎建設長期落后的現狀。

李淳針對調研過程發現的問題和秦州區教育工作面臨的主要任務強調指出,秦州區教育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正確分析當前及今后全區教育工作發展形勢,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認真謀劃發展戰略,理清發展思路,落實發展措施,加快發展速度,提高發展水平。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著力抓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要以實施災后重建項目工程為契機,切實推進全區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尤其要解決城區學校布局不合理、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促進各類教育均衡發展,體現教育公平。災后重建所有項目的立項都要符合《災后重建規劃》和《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的工作要求,認真做好項目的前期論證和儲存工作,已確定實施的項目要強化責任,嚴格程序,嚴格把關,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二要高度關注寄宿制學校建設,在建校過程中,要克服在建項目資金缺口大、拆遷任務艱巨等困難,集中財力物力,建設與主體工程相關的學生宿舍樓及其配套設施,爭取建一所成一所,不留缺口,不產生新的債務。努力實現高中學生85%以上寄宿、初中學生80%寄宿,小學生50%寄宿的學校寄宿制建設目標。
三要從現在開始著手開展完全中學高初中分離工作,采取多種途徑和辦法,確保8月底以前完成省上確定的剝離任務,為高中新課程改革和義務教育階段績效工資改革做好前期準備。

四要全力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靠實安全職責,不斷完善制度和防治應急機制,認真排查各類安全隱患,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應急演練,主動聯系衛生部門共同做好學校衛生防疫工作,尤其要加強農村學校校外住宿生的衛生安全管理工作,把各類安全工作措施確實落到實處,努力創建平安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