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山道三十載
——記甘肅省武山縣溫泉鄉盤坡小學教師何亞蘭
■作者 閆鎖田

每天早上6:30,何亞蘭出門后準時在村頭的那個墻角處集結本村的十多名學生,然后帶著他們沿著羊腸小道一起去迎接清晨校園的第一縷曙光。
何亞蘭是甘肅省武山縣溫泉鄉盤坡小學教師,今年47歲,從1984年任教開始,她已在大山深處的學校堅守了近30個年頭。
盤坡小學坐落在一個偏僻的山溝里,四面丘山環繞,一泓清溪順流而下,一面鮮艷的國旗在校園上空迎風飄揚,使這個僻靜的小山溝充滿靈性和希望。走進校園,小花園、閱報欄、垃圾桶、自來水壓井、衛星接收器等設施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校園里一片紙屑和雜物都沒有,所有的墻壁也沒有一道劃痕,教室里深綠色的桌椅擺放整齊。
一位教師和一種職業、一位校長和一所學校、一個女人和一個家庭,了解她的人,無不被她這30年經歷的一切所打動。
“村民指著她說,你敢把學校墻基砌在我家地邊,我就撕爛你的臉”
何亞蘭1984年任民辦教師。1998年,她從天水師范學校畢業后轉為公辦教師,溫泉中心小學的校長讓她進中心學校,她婉言謝絕了。她說:“現在,盤坡小學的學生一個個轉出就學,家長們多心痛。我是本村人,去那里教書更合適。不能再讓鄉親們為孩子上學的事發愁了!
當她走進盤坡小學,見到學校十分惡劣的環境時,落下了淚。當晚,她徹夜未眠。
教師沒宿舍,教室無桌椅,有的學生只能站著聽課。何亞蘭從自家拿來了僅有的兩把椅子給學生坐,而自己辦公時則以天為屋頂,雙膝為桌,石頭為凳。從她家到學校的羊腸小道野草叢生,每到雨季,她走到學校時,兩條腿都濕漉漉的,而冬季,學校又無取暖設備。因長期坐石塊,再加上被雨水淋,她得了關節炎。
2001年,溫泉學區任命何亞蘭為盤坡小學校長。她上任后,首先想到的是改變辦學條件,設法為學生購置課桌,她自己拿出2000元,并向其他兩名教師各借了500元,為學校接通了照明電。
2002年,學校要修建圍墻,因為沒有資金,只能動員學生家長投工,墻基也要砌在農戶的地里。她去做幾個農戶的工作,沒想到,一進農戶家,迎頭就挨了一頓罵,還被對方推出門外。
甚至有一家人跑到學校,手拿木棒威脅她。那農戶的妻子指著何亞蘭說:“你敢把學校墻基砌在我家地邊,我就撕爛你的臉!
回到家,她的淚水奪眶而出。丈夫安慰她說:“只能怨咱們村的人受的教育少,文化落后,越是這樣,你越應該堅強。”
丈夫的話堅定了她的信心,于是,她繼續上門給村民講道理。不知跑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次嘴皮子,她終于感動了村民。圍墻砌起來了,家長還投工修建了一間教師宿舍。為了修宿舍,她帶領教師從20多里外的地方用肩扛木椽,大家一起干活。由于長期勞累,她多次暈倒,有時,她打完吊針又立刻回到學校給學生上課。
一年又一年,看著學生從原來的4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她喜在心上,但是,教室也更加緊張,僅有的幾間還是危房。為此,她跑學區和縣教育局,爭取項目新建校舍,終于在2009年10月,師生搬進了寬敞漂亮的新校舍。經過幾年努力,盤坡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來學校的人無不贊嘆:“沒想到偏僻的山區里竟有這么漂亮的學校!”
“學生畢業時抱著她失聲痛哭,老師,我舍不得離開您”
盤坡小學是一所農村完全小學,有7個教學班、119名學生、7名教師,學校服務方圓2.5公里的盤坡、杜溝兩個行政村。
如果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那么對學生的關愛則成了何亞蘭難以割舍的情結。冬天,她早早到教室給學生生好火,夏天,她在教室灑水降溫。平時,她經常給孩子們縫扣子、洗臉,善待每個學生。
前些年,她所帶班級的一名學生因母親去世而輟學,她跑去學生家里安慰這名學生:“雖然你的媽媽離開了你,但我可以像媽媽一樣對你。越是困難越要上學,你在學習和生活上需要什么,我幫你!痹谒膭裾f下,那名學生返校了。幾年來,她對那名學生像親生孩子一般。這個孩子六年級畢業時,抱著何亞蘭失聲痛哭:“老師,我舍不得離開您!”
有一次,學校參加溫泉學區組織的統考,考點設在溫泉中心校?荚嚹翘煜轮擅杉氂,何亞蘭帶著十幾名二年級的小學生沿著泥濘的山路去參加考試。當看到一名女生走得很吃力時,何亞蘭就趕緊背起她。這時,她的兒子也在身后,哭著喊著讓媽媽背。看著自己的孩子哭得那么傷心,她很心疼,但還是鼓勵兒子說:“你是男子漢,應當勇敢,要照顧女同學才對。 碑斔涯莻女生從山下一直背到山頂時,累得汗流浹背,喘不過氣。
“學區校長說,她很要強,是個追求完美的人”
“盤坡小學從規模和基礎上說不具備什么優勢,但何亞蘭很要強,是個追求完美的人。這些年,是她把盤坡小學打造成了鄉里和家長都滿意的山村品牌小學!睖厝獙W區校長林應元說。
盤坡小學的學生畢業后上初中都要去溫泉九年制學校。該校校長李新榮說:“盤坡小學畢業的孩子懂禮貌,肯吃苦,學習勁頭也大。”
幾十年來,何亞蘭為學校、師生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對家庭,她充滿愧疚。她的丈夫身患多種疾病。有一次,她陪丈夫去醫院治病,醫生說需要住院治療。于是,她匆匆為丈夫辦理了住院手續,給親戚打電話幫她照顧丈夫。
在她離開醫院時,大夫用不可理解的眼神看著她。她說:“我也很難受,但當時學校還有100多個孩子等著我呢,我只能舍小家,顧大家!
丈夫每次病情發作,多是鄰居照料。為此,何亞蘭遭到很多人的冷言冷語,公婆也多次抱怨:“自家的事再大,你都能過得去,別人家孩子的事再小,你卻忘不了!弊屗袆拥氖牵煞蛞恢焙芾斫馑埠苤С炙墓ぷ。
何亞蘭在兒子的作文中看過這樣一句話:“媽媽,你給予別人的愛很多,而我和爸爸得到的卻很少,我真羨慕你的學生!泵慨斚肫疬@些,她感到確實對不住丈夫和孩子,給他們的愛太少了。
而說起和學生的感情,何亞蘭從抽屜里取出一份學生寫給她的信:“何老師,今天我能邁入大學的門檻兒,第一個感激的人就是你。從你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愛,也明白了拼搏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