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天水-寶雞黨校系統
“關天經濟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理論研討會在寶雞舉行

7月2日至3日,天水、寶雞兩市黨校系統“關天經濟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理論研討會在寶雞市西府賓館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兩市黨校系統領導班子、縣區黨校領導、論文作者共160多人。中共寶雞市委副書記陳光明與會并致辭,中共天水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新一同志代表天水市黨校系統作了重要講話;陜西省委黨校副校長高峰應邀作了題為 《目前理論研究領域重點問題》輔導。會議由寶雞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沈瑜主持。中共天水市委黨校副校長楊瑞鋒主持了下午的獲獎論文交流及科研經驗交流會。

陳光明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并簡要介紹了寶雞市情。他指出, 當前關天經濟區建設正在深入推進,一些經濟社會發展的共性問題需要通盤考慮,一些加快發展中制約瓶頸需要共同破解,黨校系統在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領域,擔負著調研輔政、決策咨詢、培訓干部、促進發展的重要使命,加強地市黨校之間的合作,開展大培訓、大研討的意義重要,舞臺廣闊,作用明顯。他希望兩市黨校以舉辦這次研討會為契機,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有效的合作,圍繞推動關天規劃順利實施和區域經濟發展,深入思考,踴躍建言,為推動關天經濟區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貢獻學人智慧。

天水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新一講話指出, 天水、寶雞兩市同為關中--天水經濟區的重要城市,兩市山水相連、 文化同源、民俗相近、產業互補,舉辦這次研討會,是加強天水、寶雞兩市黨校工作者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市黨校事業協同發展,努力形成關中-天水經濟區文化合作發展核心區域,打造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深入推進《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的新舉措,對進一步發揮天水、寶雞地區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的優勢,促進兩市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次研討會收到論文243 篇,其中寶雞市黨校系統145 篇,評選優秀論文76篇;天水市黨校系統論文98篇,評選優秀論文59篇。會上,對榮獲天水市、寶雞市黨校系統“關天經濟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理論研討會的秦安縣委黨校、渭濱區委黨校等13家頒發了組織獎,對榮獲天水市、寶雞市黨校系統理論研討會的劉國芳《試論天水寶雞秦文化淵源流變與共享》、劉平海《建設“美麗寶雞”的戰略研究》等135篇論文進行了表彰;11位獲獎論文作者立足關天經濟區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作了大會交流,部分縣區黨校領導在大會上進行科研工作交流。
寶雞市委黨校副校長傅軍作了總結講話。他說,這次研討會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積極參與、深入研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會議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是研討會主題突出,會議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高舉關天經濟區科學發展的旗幟,搶抓國家《關天經濟區規劃》實施的歷史機遇,著眼困擾關天經濟區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圍繞理論層面思考,結合實踐層面探討,推動關天經濟區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主題貫穿會議始終。二是研討會內容豐富,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黨建等多方面;研討會形式多樣,聆聽了陜西省委黨校副校長高鋒同志《目前理論研究領域重點問題》的專題輔導,11位論文獲獎作者交流了論文觀點。三是成效顯著。研討會圍繞關天經濟區改革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總結挖掘發展中的新鮮經驗,進行了交流和探討。通過交流和研討,交流了思想,凝聚了智慧,增長了見識,增進了友誼。這次研討會開得是成功的,對于今后明確科研方向,把握科研重點,進一步提高科研工作水平,發揮黨校科研參謀、助手作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天水市委黨校 科研管理處 田彩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