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致化管理”提升啟升學校辦學水平
□天水市啟升中學董事長 羊正寧 天水市啟升中學管理顧問 趙五成
精致化管理是指用精致的教育與管理策略,以精準的教育目標為導向,精細的過程為推動,精良的結果為歸宿,關注過程、重視細節、著眼優質的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教育。“把每一件簡單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創造奇跡。”“認真就是水平,實干就是能力;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是精致化教育的最好說明。啟升中學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認真做好學校“精致化管理”。
一、依法(制度)治校、民主決策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和教育改革發展進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成為民辦教育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要建立健全學校規范管理的規章制度,從根本上解決辦學中突出的問題,人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存在,制度本質是構建一種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的一種合理有序的動態關系,滿足“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產生的合理地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關系的需求。”學校制度處理的是領導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等關系,涉及師資隊伍、教學過程、德育工作、平安和諧校園工作等方面。制度是一所學校有序運行,促進教育取得最佳效果的保證,更是對“人治”的超越,是規范化、法制化的基礎。它不僅是實現學校價值目標的保障體系,也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信念呈現。依法(制度)治校、民主決策是精致化管理的基礎。
二、從嚴治校、規范執行
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學校行政管理體制。在制度的執行上真正要做到“從嚴治校”,具體體現在“從嚴治教”、“從嚴治學”、“從嚴治考”。
從嚴治校是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堅定不移的堅持以人為本.,從嚴治校。把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全部納入學校規范化管理的軌道,推行規范、嚴格、民主的管理,做到嚴格執法執紀,嚴格教育,嚴格考評,嚴格獎懲,真抓實管、嚴抓細管、敢抓善管。學校應始終不渝地抓住全面、全程和全員管理這個綱,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要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進一步端正辦學理想,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學校教學、行政、教師、學生、財務、資產、安全等一系列內部規章制度,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堅持從嚴治教必須不斷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一抓目標定位。學校要以建好“三支教育工作隊伍”為目標,即建設一支學習型、管理型、學者型的校長作為“領頭羊”的管理隊伍;建設一支會研究、會指導、高效能的教研隊伍;建設一支能吃苦、講奉獻的教師隊伍。鼓勵全體把做骨干教師、當名師、做“大師”當作畢生的追求;二抓觀念更新。要樹立“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長”的教育人才觀,樹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教師要有較高的人生境界和治學境界追求,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自覺轉變教育理念,這是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三抓師德建設。要認真貫徹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重點考核內容。既要培養塑造一大批愛崗、敬業、奉獻的先進典型,也要對極個別師德敗壞、師風惡劣的教師加大查處教育力度,充分發揮正反兩方面典型的教育作用。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對學生要富有愛心,要善于用自己的愛去創造愛的氛圍,不斷增強自身的親和力,通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學生作出表率,在愛的氛圍中實現教書育人;四抓學習提高。教無止境,學亦無止境。時刻提醒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學校著力完善教師培養管理體制,新教師幫帶工作、集體備課工作、教師業務考核工作、培訓培養工作等,要逐步納入規范化、常規化、考核化的管理軌道,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五抓教研工作。教研工作是管理教學,研究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法,把教研工作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著力點。充分發揮年級組管理與教研組的作用,以年級組管理與教研組管理雙輪驅動,加強教研組業務活動,提高組織有效教研和高質量的教研活動的能力,切實加強學科教學教研工作。
強化學生管理。教育的過程,就是不斷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引導學生身心不斷健康成長的過程。當前,大多數學生來自較富裕家庭,家長對孩子成才的愿望比較迫切,處于青春期學生身心發展整體的速度加快,觀察能力迅速提高;思維方面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存在著叛逆、自卑、人際交往危機、青春期的困惑、障礙、思維受認知不足的阻礙等青春期出現的問題。管理與反管理是一對永恒的矛盾,是客觀存在。作為教育者,要正確處理管理與反管理這對矛盾的關系,既要看到矛盾的對面,又要看到矛盾的統一面,理直氣壯地對學生實施管理,同時不斷學習和改進管理的方法、措施,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最終使矛盾達到對立統一。在對學生嚴格管理的同時,還要實施人性化管理,始終貫徹“平等、尊重、合作、發展”為基本內涵的人本思想,給予每一位學生切實充分的人格尊嚴,人文關懷和人情溫暖,做到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促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和諧。
加強考試管理。考試是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檢查教學質量的一種主要手段。良好考風是優良校風、學風的體現,有利于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首先、提高對從嚴治考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考試工作的領導。建立考試管理責任制,切實做到思想上重視、制度上保證、環節上落實。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考試各環節的領導和管理,針對考試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提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反對和遏止考試違紀作弊現象,實現考試作弊率逐漸下降的目標,以保證考試的公平和公正。其次、加強考風紀教育,弘揚誠實守信的社會正氣。考試作弊實質上是一個誠信問題。要加強以誠信教育為重點的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學生杜絕、反對考試作弊,形成一種講誠信光榮、弄虛作假可恥的文化氛圍;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關心和幫助,通過組織學習互助小組等形式,積極幫助學習基礎薄弱的同學;關心經濟困難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免除其后顧之憂,使他們能集中精力復習迎考;要重視對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監控和教育引導,疏導心理壓力,避免發生突發性事件。再次、加強對考試環節的管理。召開教師大會,布置考試工作,提高教師對考試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命題、監考和閱卷等具體工作的任務、規范和要求,增強工作責任心。結合學生作弊特征,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以嚴肅的考試環境增加對可能作弊學生的約束力,杜絕考度違紀現象的發生;要組織人員的考試期間到考場巡視,協助、督促監考老師維護考場紀律。總之,從嚴治校,規范執行是精致化管理的關鍵。
三、特色治校、品牌建設。“特色”是學校價值取向。“特色學校”是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形成了獨特、優質、穩定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的學校。學校品牌必須依靠品牌課程、品牌教師、品牌學生、品牌社團的支撐,創設優質的校本特色課程、品牌課程構建特色學校。并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綜合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層次,有步驟地實現特色培養目標。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學校文化內涵,創設文明的校園環境、求實的學風、嚴謹的校風、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要通過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充分發揮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和良好的校園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實現教育和實踐相結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使學校德育工作滿足新時期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總之,“精致化管理”能有力推動啟升中學在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校園管理文化的建設方面再上一個臺階,也有利于啟升中學學校特色“品牌”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