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3日,天水市人民政府 發布《天水市政府關于2013年天水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天政發〔2013〕109號)。工職學院兩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天水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
獲得二等獎的是:2013-2-42 《 卦臺山地區伏羲文化遺存保護與開發研究》,該項目由該校旅游學院何瑛、董珍慧、趙文秀、劉小琴、劉 芳、吳建華等合作完成,評審委員會認為,項目選題準確,研究路線合理,研究方法科學,占有資料翔實,數據真實可靠,研究成果對天水建設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具有較強的決策參考價值,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獲得三等獎的是:2013-3-08 《重金屬提取及循環利用技術的研發》由該校化工學院廖天錄、趙強、孫國祿、呂麟華、廖天江、張小紅、屈小菊、潘永斌、陳浩龍、聶樞禾、王 穎、楊廣忠等合作完成,項目于2011年10月開始研究,截止到2012年11月,先后在《中國食品工業》(國家級)、《城市建設理論研究》(省級)和《青年教師》(省級)發表論文3篇,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專利號:ZL201120385461.7、201120448963.X、ZL201120380828.6)。該課題以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漢源鎮中山村200畝甜玉米實際場地作為研究對象,采用10% KH2PO4和5 % Ca(OH)2進行原位修復:土壤pH為7.31,有效態Pb和Cu含量分別降低了48.5 %和13.2 %,有效磷含量維持在16.1 mg/kg;土豆產量基本保持不變,果實中的各重金屬含量均略有下降。利用土壤中重金屬提取及循環利用技術,甘肅省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在隴南市武都區兩水鎮農業站北山300畝油橄欖苗圃進行土壤重金屬污染程度檢測,其Cu、Pb、Co、Ni、Cr、Cd、Mo、Zn、As、Sb、Hg、Se等重金屬元素含量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為該心中農業科技產業化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推動了我省區域經濟產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