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類專業實踐教學進企業、進工廠、進現場是“工學結合”教學方式的有效途徑,為了探索實踐教學的多元路徑,加快土木工程類專業轉型發展,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在校黨委和各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經施工方同意,學校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類專業師生作為監理方,全程參與了學校學生公寓樓和體育館、大學生活動中心等建筑改造項目的工程監理工作。
為了確保工程項目質量、進度、投資目標的準確實現,土木工程學院抽調專業教師和優秀學生成立了項目監理組,明確崗位職責,確定工作目標,安排工作任務。項目監理組于2017年1月帶領畢業班學生進駐各個項目施工現場,結合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積極展開監理工作。監理過程中,各位教師和學生都以主人翁的意識,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認真細致地開展工程監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他們既發揮專業之長,為施工方優質高效完成施工任務提供服務和咨詢,又能堅持原則,嚴格按照國家、行業規范進行檢查驗收,發展問題督促施工單位及時進行整改。目前,所有工程項目正在按原計劃有序進行,其中,學生公寓改造項目已進入后期掃尾工作,3月底可交付學校投入使用。

這次實踐教學活動為土木工程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學生實踐教學開辟了新的路徑。一方面,這一方式使教師們通過項目現場熟悉建筑企業或行業的管理規定,有利于提高年輕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也為教師將建設行業新信息、新知識、新觀念和創新理論與現場操作技能有機對接,更好地指導學生參加基本生產實踐活動,實現了專業知識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的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另一方面,它也解決了學生不能夠近距離、全方位參與到施工現場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切實領會理論知識如何應用于實際現場,為今后更好更快地進入工作崗位,增強創新能力打下了基礎。
實踐證明,師生參與學校建設項目監理,既實現了本專業的工學結合與產教融合,又提高了基建工程建設效益,還有利于建設項目規范化管理和工程質量的提高。由此可見,這一實踐教學方式不失為一條實現學用相長育人目標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