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甘肅學者王鳳顯,近日終于完成了其歷時多年的《周易今論》書稿,推演出宇宙的總壽命約為三百六十六億年左右。

科學家預測700億年之后宇宙將成一片漆黑
中國新聞網8月9日報道,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甘肅學者王鳳顯,近日終于完成了其歷時多年的《周易今論》書稿,推演出宇宙的總壽命約為三百六十六億年左右。
王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易經以乾坤代表陰陽作為宇宙的根本矛盾,推動宇宙產生演化,并貫徹這種演化的全過程。
陰陽結合產生的屯卦,陰陽二氣才分離,混沌初開,天地形成。此后,繼續演化到大有卦,表明第一顆恒星誕生。此間,大約經過六十億年左右。換言之,宇宙第一顆恒星產生距今約有一百六十億年。
據了解,今年五月十二日,法新社援引歐南天文學研究組織的一份報告說,該組織使用一種特殊的望遠鏡,衡量銀河系一顆代號為HE1523-0901的恒星上的鈾和釷,確定其年齡為一百三十二億年,并聲稱該恒星接近宇宙的年齡。如果這顆恒星是宇宙大爆炸后所產生的每一批恒星中的一顆,而且歐南天文學組織的測定也沒有太大誤差的話,那么,結合王先生上述推演的結果,宇宙至今的年齡應為一百九十二億年。
此前中新社曾報道王先生推演宇宙的年齡為二百二十二億年。令人驚奇地是,這兩個宇宙年齡數據非常接近。據王先生研究易經的推演方法,認為宇宙的總壽命約為三百六十六億年左右。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今后還有一百四十四億年,才會走完它自己的全部歷程。(賈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