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文/宿藝)工信部今天下午正式向三大運營商發放4G牌照,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均獲得TD-LTE牌照。
工信部公告全文如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相關企業申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本著“客觀、及時、透明和非歧視”原則,按照《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對企業申請進行審核,于2013年12月4日向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頒發“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TD-LTE)”經營許可。

今天上午,搜狐IT首先報道了4G牌照發放的消息。2012年9月,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接受筆者專訪時透露:“預計會在一年左右發放4G牌照”,這也是主管部門首次對4G牌照發放明確表態。從此之后,4G牌照發放時間就一直成為業界討論和猜測的熱點。
三大運營商皆開建試驗網
三大運營商都已啟動4G網絡招標和建設,目前進展如下:
中國移動受限于3G時代的TD-SCDMA網絡,對4G態度最為積極,從初期就明確建設TD-LTE網絡,并于今年6月開啟了規模超過200億元的首期4G主設備規模招標。截止目前,中國移動正在全國超過100個城市規模建設TD-LTE試驗網,預計年底前4G基站部署超過20萬個。
今年10月,工信部已批復同意中國移動在北京等全國326個城市開展TD-LTE擴大規模試驗。而實際上,中國移動已在廣東、江蘇、浙江、深度等地部署4G試商用服務,并對預約用戶放號。從今天開始,中國移動的4G試商用業務終于可以全面展開。
中國電信對4G網絡建設初期最為“糾結”,其董事長王曉初年初曾表示“中國電信4G建網傾向于FDD-LTE”,甚至表態“如果獲得TD-LTE牌照,將考慮向中國移動租用網絡”。但今年8月態度開始轉為“廣域覆蓋4G網絡使用FDD LTE制式,而市區內人口稠密地區使用TDD進行熱點補充”。
今年9月,中國電信正式啟動首期4G建設招標,TD-LTE設備份額約占30%,FDD-LTE的份額約為70%,基站數在6萬至7萬之間。10月上旬,中國電信完成了核心網部分的招標,中興和華為共獲得約六成份額。目前,中國電信已在全國超過60個城市開展試驗網建設。
中國聯通對4G建網最為謹慎。在3G時代,中國聯通擁有最為成熟的WCDMA網絡,并已在全國主要城市升級為HSPA+ 42M“準4G”網絡。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也曾明確表示希望獲得FDD LTE牌照。不過在現實情況下,已經展開FDD/TDD小規模試驗網建設。
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日前表示:“年底前中國聯通全網開始升級DC-HSPA+ 42M網絡,國際上很多國家都稱為4G網絡”,“和4G感受不到差別,大家不要覺得中國聯通沒有聲音”。
截止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重慶、深圳、廈門等城市部署了4G試驗網。今年10月,中國聯通開始向各家設備廠商發出了4G網絡設備招標計劃,首次集采計劃采購4G基站5.2萬個,其中TD-LTE基站1萬個,FDD-LTE約4.2萬個(占比約8成)。不過業內預計,中國聯通FDD/TDD 4G規模建網要到明年第三季度以后。
4G頻率劃分完畢
在今年11月舉行的“TD-LTE技術與頻譜研討會”上,工信部對TDD頻譜規劃使用做了詳細說明,具體來說:
中國移動共獲得130MHz,分別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
中國聯通獲得40MHz,分別為2300-2320 MHz、2555-2575 MHz;
中國電信獲得40MHz,分別為2370-2390 MHz、2635-2655 MHz。
值得關注的是1880 -1900 MHz和700MHz頻段。前者是小靈通目前還在使用的頻段,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對小靈通的退網清頻還需時間。后者是全球主要運營商選擇的主流頻段,但我國將其劃分為廣電所用,短期內無法用于4G建網。
從此次工信部TD-LTE頻譜劃分來看,三家運營商都將使用高頻段部署TD-LTE網絡,單基站覆蓋范圍有限,這將給三家運營商在城市4G基站選址、農村廣域覆蓋等方面帶來新的難題。
4G芯片高通一家獨大,中國移動集采醞釀調整
鑒于全球漫游,中國移動要求其4G手機必須滿足5模13頻(TD-LTE、LTE、TD-SCDMA、WCDMA、GSM五種制式),但目前只有高通具備了芯片批量出貨能力。
不過中國移動4G終端集采策略正醞釀調整,計劃明年初引入TDD/TD-SCDMA/GSM三模產品。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近期表示,在國內芯片企業五模產品還不成熟的時候,要有三模產品的發展空間。
但上述策略還處于討論期,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昨日表示:“中國移動將持續通過規;慕K端采購,拉動全球漫游能力,以及多模多頻段終端芯片的全面成熟”。
這對國產芯片廠商來說不會是一個好消息,目前只有華為海思具備了5模10頻的小規模出貨能力,聯發科解決方案估計要到明年一季度發布,三季度終端開始出貨。從2014前半年來看,國內手機廠商并沒有太多選擇。
4G初期終端相對成熟
與3G初期相比,TD-LTE終端要成熟很多,這對中國移動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截止目前,包括三星N710D、索尼M35t、中興U9815、酷派8736、HTC 8088、華為G716、天語Touch 1、海信X6t等超過8家廠商的多款產品入圍中國移動今年4G終端二次集采,預計規模超過10萬部。
中國移動目前正力促蘋果公司12月18日聯合發布TD-LTE版iPhone 5S/5C手機。對于網上已曝光的5300元起的中國移動iPhone 5S合約套餐。中國移動終端公司人員表示:“大體差不多,但是不是確定版還不清楚,不過補貼力度上肯定要高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版套餐”。
據悉,中國移動計劃2014年TD手機出貨量2億部,TD-LTE終端5000萬部,其中TD-LTE手機4000萬部。中國移動總裁李躍稱,預計2014年下半年將規模推出TD-LTE千元智能手機,以推動4G終端迅速普及。
于此同時,中國電信也在積極推動4G終端部署。中國電信對4G MIFI要求同時兼容TD-LTE、FDD-LTE、CDMA2000;對4G上網卡要求同時兼容TD-LTE、FDD-LTE、CDMA2000,對4G手機要求是同時兼容FDD-LTE、CDMA2000、GSM。據悉,國內多家手機廠商已完成中國電信的入網調試,并已小規模出貨。
中國電信天翼終端公司內部人員對筆者表示,預計電信2014年手機集采約6000萬部,其中3G手機將加大社會公開渠道銷量,而4G手機銷售以自身主導為主,目標2014年達2000萬部。
中國聯通方面,由于WCDMA向FDD LTE演進方向成熟,4G終端比較豐富,會因產業鏈成熟再次從終端方面獲益。
中國聯通副總裁張鈞安昨日表示:“中國聯通明年的終端計劃是3G與4G并重,其中3G網絡明年將在全國范圍升級至DC-HSPA+ 42M網絡,聯通明年3G終端采購也將側重這一標準”。
4G品牌:移動選擇新建
中國電信將繼續推行“天翼”商業品牌與4G結合,中國聯通“沃”品牌也將沿用,并逐步加強和明確個人用戶、家庭用戶、政企集團用戶的細分概念。
改動較大的是中國移動,其“G3”品牌并不能繼續在4G使用。中國移動將于12月18日在廣州合作伙伴大會上正式推出全新的4G業務品牌“和”。
中國移動現有的“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將逐步淡化,逐漸融入新的商業品牌之中,中國移動現有的移動互聯網應用Logo也將隨之改變。預計中國移動2014年將投入超過百億元,圍繞新商業品牌進行線上和線下推廣。
會改變什么?
從2G到3G,是語音到數據時代的轉折性變化。而從3G到4G,是網速的快速升級,哪些領域和行業會被改變?
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在2G時代曾占據了國內近8成的手機市場份額,在3G時代,隨著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依靠成熟的網絡和終端產業鏈,3G用戶占比迅速上升,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隨著4G牌照發放,中國移動在TD-LTE已提前搶跑一年,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如何布局TDD與FDD網絡和終端產業鏈,都將成為競爭格局中的變數。
國內電信業:隨著4G牌照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也將進入發牌倒計時。有消息稱,本月或明年1月份發放牌照,2014年5月正式啟動虛擬運營商業務,這也意味著國內民營資本開始大規模進入傳統電信行業,阿里巴巴、迪信通、蘇寧、國美等來自不同領域的競爭,必將改變國內電信業格局。
終端廠商:國內手機企業依靠3G千元智能機獲得了爆發式增長,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都已進入全球智能手機出貨前10大廠商,一改2G時代困局。隨著4G時代來臨,高速處理器、高清大屏幕、多任務處理、高清拍攝、自身軟件優化等都將成為4G中高端手機標配,必將對中小手機廠商帶來新一輪“洗牌”。
移動互聯網企業:以美國、韓國等4G發達市場為例,深度在線游戲、在線高清視頻、3D地圖導航、遠程視頻監控、智能汽車等都將成為新的移動應用領域增長點。國內移動互聯網企業將面臨的新的機遇,將催生出新的基于4G高速數據的行業和產業。
用戶:從3G到4G,是數據倍增式變化。對于用戶來說,智能手機將更加滲入到工作、生活、健康的每一個細分領域,數據使用量將從M時代進入G時代。以韓國市場為例,年輕手機用戶每月所用數據流量已超過3GB,遠高于3G時代的500MB平均流量。同時隨著運營商建網完善,4G數據價格也將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