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 攝影 陳海
就在地震發(fā)生的那一瞬間——
急促哨聲 救了全校師生
地震發(fā)生前,隴南康縣豆坪鄉(xiāng)豆坪村豆坪小學一切都顯得很平靜,一切都在正常進行。學校按照正常的教學秩序在上課,一、二年級的37名學生在上美術課,三、四年級的53名學生在上音樂課;五年級的56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學校的操場上上體育課,全校師生沉浸在這平靜的氣氛中。然而突如其來的災難發(fā)生了。
他立即吹響哨子
地震的前幾秒鐘,負責學校保衛(wèi)工作的老師周俊海看到宿舍的門在晃動,接著晃動越來越厲害,他立刻感覺到事態(tài)的嚴重。于是他沖出宿舍,在校園里邊跑邊喊“地震了,快跑啊!” 此時,正在操場上給五年級學生上體育課的王永軍老師也感覺到了強烈的地震,他立即吹響哨子,將學生集中在操場中間。同時,迅速沖向正在上音樂課的三、四年級教室,邊跑邊喊“地震了,趕快讓學生跑!”此時,所有的房屋開始劇烈地晃動,伴隨著瓦片的掉落,周圍的山上塵土四起,山上的巨石不斷地滾落下來……
哨聲又一次響起
接著,所有上課學生、老師也開始向學校的操場上奔跑,有的學生直接從教室窗戶跳下……此時,王永軍老師的哨聲又一次響起。他一邊吹哨子,一邊將學生召集在學校的操場上。就在全校師生剛剛跑到操場中間的時候,全校48間房屋伴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全部倒塌了!孩子的哭聲、老師的呼喊聲、伴隨著地震的轟鳴聲響成一片!

“5·12”大地震之后的豆坪小學
安慰學生不要哭泣
地震結束后10分鐘左右,村里的很多家長趕到學校來看孩子。當他們進入校園后看到,全校10位老師將144名學生緊緊圍住。給三、四年級上音樂課的李慶慶和幾位老師在不斷地安慰學生。
5月26日,記者來到豆坪小學,這個學校已經(jīng)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上課了,據(jù)該校校長張金強介紹,豆坪小學是1933年建成的,整個校園里最晚修建的教學樓也是1974年建成的。“幾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危房,多年來一直在維修。”張校長說:“如果不是老師及時將學生集中在操場上,全校的孩子……”談起當時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很多老師和家長仍心有余悸。
全校學生沒有一個出事
“所幸的是,全校的學生沒有一個出事的。”王永軍老師介紹說,全校上課的教室有三個,一、二、三、四年級的學生都在前院操場旁的兩個教室里上課,只有五年級的學生集中在后院里上課。如果地震時五年級的學生在教室里上課,后果將不堪設想。
“要不是王老師在關鍵時刻吹響了集合哨,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會怎樣呢!”豆坪村76歲的豆大爺告訴記者,地震結束后,老師一邊安撫受到驚嚇的學生,一邊逐個通知家長到學校來領孩子。
晝夜忙碌搭建帳篷
昨日12時40分,記者來到了學校所在的地方,但此時記者看到的卻是一片廢墟,到處是殘垣斷壁,橫七豎八的木頭、學生書本和被砸壞的課桌隨處可見,整個校園里站著的只有兩個籃球架和一個用磚砌成的乒乓球臺。
周圍的災民介紹,為了能讓學生們盡快復課,學校的10名老師在地震那天起就沒有回過家,堅守在臨時的校園里,晝夜忙碌搭建帳篷。
此時的王老師和楊洪禮老師正在學校的廢墟里清理木頭、課桌等被埋的物品。在采訪過程中他一直顯得十分憂郁。
“王老師穿的那件衣服還是地震那天穿的……他們家的房子也在地震的當天被震塌了。”三年級學生家長豆慶明告訴記者,王永軍老師平時就很踏實,對學生很關心。自地震后的14天里,他沒有回家看過一次,埋在廢墟里的東西至今還沒有挖出來。
他一直在搶救學校財產(chǎn)
據(jù)了解,王永軍老師家里還有年過花甲的兩位老人、妻子和正在上初中的孩子。自地震以后,他一直在學校里搶救學校的財產(chǎn),家里的事情全部由他的妻子承擔。“教師就應該以學校為中心,在這個時候我怎么能離開學校呢?”說話間記者看到他的眼睛濕潤了。 特派記者 火興才 文占軍

5月26日,豆坪小學的學生在樹林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