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農(nóng)家 聽民聲 體民情
——省信訪局省建設廳在徽縣開展“聯(lián)村聯(lián)戶、為民富民”行動側(cè)記
周者軍 魏亞旭 劉亮
連日來,省信訪局、省建設廳等省直單位的干部紛紛深入徽縣,在各自的聯(lián)系村和結(jié)對幫扶的貧困戶家中,了解民意、傾聽民聲,偏僻的山村沐浴著春風,困難的農(nóng)戶感受著暖意。
小地壩村是徽縣大河店鄉(xiāng)的一個貧困的小山村,從蘭州到小地壩村,將近得走8個多小時。
2月24日一大早,省信訪局局長俞成輝帶領“聯(lián)村聯(lián)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組從蘭州出發(fā),下午六點,才趕到大河店鄉(xiāng)政府所在地,這里距離小地壩村還有26公里的盤山道路。
由于通往小地壩村的山路結(jié)冰,汽車無法前行,原本計劃直接趕到村上的工作組,只好停在了鄉(xiāng)政府。顧不上休息,工作組便在鄉(xiāng)政府的會議室,與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干部,面對面進行座談,詳細了解小地壩村的情況。
晚上,工作組的同志擠在鄉(xiāng)上的職工宿舍,和鄉(xiāng)上干部交流看法、商討小地壩村今后的發(fā)展,很晚才睡。
25日早上,工作組驅(qū)車前往小地壩村。冰雪開始融化的盤山路泥滑,車輛走走停停,行駛非常艱難,俞成輝帶領工作組的同志半路下車,步行4公里來到了村上。
省里工作組的到來,偏遠的小山村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70多歲的張敬貴老人激動地說:“我們這個村在大山溝里,道路不暢,省里的干部不怕路難走,來和咱結(jié)窮親,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呀!”
俞成輝對大家說:“來的路上,我們親身體驗了行路難,今后,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為鄉(xiāng)親們建成高標準的公路,讓這條路成為大家的希望之路。”
俞成輝告訴村里的群眾,工作組來時自帶了被褥,從今往后,會不間斷派省信訪局的干部到村上蹲點,以后要和大家吃住在一起,深入各家各戶摸查情況、掌握大家的困難,小地壩村87戶人家,一家也不會少,生活費用全部自理,絕不給當?shù)卣痛迕裉砺闊?
“年終,干部考核全部交給村民評定,投票表決,看看我們的干部是不是真的在為大家辦實事,辦好事。”
俞成輝擲地有聲的承諾,感動著小地壩村的每一個人。掌聲一次次響起,回蕩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傳遞著村民的喜悅、激動、感激。
2月23日,省建設廳副廳長馬育功帶領“聯(lián)村聯(lián)戶、為民富民”行動工作組,來到他們幫扶的徽縣城關鎮(zhèn)和平村。馬育功一行到村里后,顧不上喝口水,便開始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今年70多歲的回族群眾蔡有福,患有嚴重的哮喘、高血壓。馬育功來到他家,看到老人家里生活很困難,便坐在床沿上,拉著蔡有福的手,拉起了家常。
“老人家,參加新農(nóng)合沒有?”
“參加了,現(xiàn)在看病報銷比例高,還有大病救助。”
“我們省建設廳聯(lián)系幫扶你們村,今后,有更多的干部下來,幫大家發(fā)展生產(chǎn)、脫貧致富,我們就是和平村的人了……”
春日的徽縣山區(qū),乍暖還寒,省上干部親切的話語溫暖著蔡有福老人的心,也感動著在場的群眾。
告別蔡有福時,馬育功拿出200元錢,放在了蔡有福老人的懷里,并囑咐他保重身體。從蔡有福家出來,馬育功一行先后走訪了17戶群眾,詳細記錄了每戶人家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并通過村支書對和平村的基礎設施、支柱產(chǎn)業(yè)、看病上學等情況做了詳實的了解。
馬育功對村上的群眾說,我們回去后,將把村子存在的困難及時向省廳匯報,并認真研究和制定切實可行的、有針對性的幫扶方案,派出干部駐村蹲點,一定讓和平村的群眾早日脫貧,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