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鳴巖國家森林公園,由松鳴巖和藥水峽組成,位于保護區中段北緣,和政縣城南23公里,景區面積33平方公里,頂峰海拔2730多米,與太子山逶迤相連,小峽河穿流于峽谷之間。這里青峰接云,古松參天,四季云霧繚繞,終年流水潺潺。每當山風勁吹,松濤震蕩,松鳴石壁,似千軍萬馬奔騰于峽谷之中,經久不息,“松鳴巖”由此得名。
景區由西方頂、南無臺、雞冠山三峰構成,突兀挺拔壯似筆架,故又稱“筆架山”。景區內有多處景點,除了天橋、一線天勝景外,還有幽寺鐘聲、拜殿秀色、松鳴飛瀑、鴛鴦塔、夫妻樹等。景區內遍山被云杉、冷杉、馬尾松等參天大樹所覆蓋,四季蒼翠,故有“須彌翠色”之景名。陽春三月,這里鳥語花香,流水怡人;炎炎夏日,這里綠陰濃濃,涼風拂面;金秋十月,這里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寒冬臘月,這里雪壓青松,詩意昂然!
松鳴巖景區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被甘肅省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5年12月又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A AAA級旅游區。
說起松鳴巖,就不得不提松鳴巖花兒會。“花兒”是盛開在大西北民族民間的一朵藝術奇葩。松鳴巖花兒會是中國“花兒”的發祥地之一,是甘肅省內最大的“花兒”會場。2004年這里被國家民協確定為中國花兒傳承基地;2005年10月,“松鳴巖花兒會”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每年的農歷四月二十八,附近的男女老少都會趕到松鳴巖集會,展開歌喉,用唱“花兒”的方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山門、水庫、湖泊、寺廟、山峰、峽谷,組成了太子山自然保護區另一個著名景區———藥水峽。藥水峽景區群山環抱,牌坊式山門上書醒目的“藥水仙境”四字,山門彩棟飛檐,古樸別致。庫容190萬立方米的藥水水庫就像鑲嵌在著群山中的一顆藍寶石,輝映著四周的景物。還有曲橋連亭、富含詩意的荷葉湖,造型精巧,別有情趣。湖西側照壁山頂的藥王廟,是當地群眾為紀念藥王孫思邈而修建的佛教建筑。相傳很久以前,這里的人因瘟病流行飽受病魔之苦。藥王孫思邈為解百姓之苦,在這里的四面群山中廣散藥種,讓雨水,河水浸其精華,讓人飲用,故藥水峽美名久遠流傳。
太子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駐地就在藥水峽中。近年來,景區內建起了三星級標準的賓館和度假村,旅游服務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服務質量也在穩步提高。
此外,保護區內還有三岔溝景區、大灣灘景區、關灘景區、槐樹關景區、前后東灣景區等十多處,景色迷人之處不勝枚舉。位于和政縣城東的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更是填補了我國古代哺乳動物化石收藏中的一個重要空白區,是全國惟一一座古脊椎動物化石博物館。
采訪至此,想起一首古詩來:青山清我目,流水靜我耳。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太子山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者們以自己的勞作和汗水,精心呵護著這里的一草一木,保護著甘南、臨夏兩州的生態安全,它所起的生態作用猶如祁連山之于河西走廊。正是因為這片青山綠水,才有了清清的河水和甘甜的山泉,有了洮岷大地上的“花兒”歡歌。
現在,正是夏日酷暑之時,我們不妨逃離都市的喧囂,到太子山去避暑吧!